天香 金秋天主堂访修士

古典詞創作發表區﹐須合於詞牌格律﹐發表請於標題填寫詞牌和作品名。

版主: 樂齋, 碧雲天, 醉雨, 故紙堆中人

天香 金秋天主堂访修士

文章寒钓 » 2005-10-04 04:55 PM

风送桂香,波连秋韵,磁湖闲访修士。山抱堂幽,水依院静,日映月明十字。青松翠竹,还有那、红枫如炽。玉砌直通妙境,礼拜真神三一。
天籁之音袅袅,传福音、拨愚开智。认罪重生悔改,回头浪子。洗耳清心恭听,真不忍尊前聊俗事。论道谈经,江天紫气。
聯從心出似流水 ,詩到夢吟如卷雲
寒钓
會員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2003-10-11 06:28 PM
來自: 大陆楚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05-10-04 07:08 PM

代轉
風送桂香,波連秋韻,磁湖閑訪修士。山抱堂幽,水依院靜,日映月明十字。青松翠竹,還有那、紅楓如熾。玉砌直通妙境,禮拜真神三一。
天籟之音裊裊,傳福音、撥愚開智。認罪重生悔改,回頭浪子。洗耳清心恭聽,真不忍尊前聊俗事。論道談經,江天紫氣。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文章寒钓 » 2005-10-05 11:50 AM

謝謝故紙堆中人詞長代轉
寒钓
會員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2003-10-11 06:28 PM
來自: 大陆楚

文章子惟 » 2005-10-14 06:17 PM

且容在下挑挑碎骨:
真神三位一體,能否萃為[真神三一]?
另外,[真不忍尊前聊俗事]一句,真字用作領字,似乎略嫌不響.
些許愚見,謹恭詞長參考.
誰人得似,千首詩輕
<(=^_^=)>
子惟
會員
 
文章: 490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59 PM
來自: 台北

文章寒钓 » 2005-10-15 12:31 PM

謝謝指教。人們通常說三一真神,此處因爲平仄關係作了一點調整。也許應當慎之,恐對真神不敬。
寒钓
會員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2003-10-11 06:28 PM
來自: 大陆楚

文章寒钓 » 2005-10-17 05:12 PM

把三一改為屈膝

風送桂香,波連秋韻,磁湖閑訪修士。山抱堂幽,水依院靜,日映月明十字。青松翠竹,還有那、紅楓如熾。玉砌直通妙境,禮拜真神屈膝

天籟之音裊裊,傳福音、撥愚開智。認罪重生悔改,回頭浪子。洗耳清心恭聽,真不忍尊前聊俗事。論道談經,江天紫氣。
寒钓
會員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2003-10-11 06:28 PM
來自: 大陆楚

文章嚥琀 » 2005-10-17 06:52 PM

寒釣詞長此作有許多很好的句子,像「風送桂香,波連秋韻」、「山抱堂幽,水依院靜」等都可見造語功力。

結構上,上片從大的環境背景(桂香點出時間,波說明湖畔)到近的景色(堂、院和屋頂的十字),接著青松、紅楓我想是要描寫教堂周圍,不過這意思表達得不明顯,我有點用猜測的。最後登上階梯進入教堂(或修道院)。整個由遠而近,順序井然。我很喜歡這部份。

下片則寫進入教堂後與修士訪談,這裡我比較讀不出佳處。是在描寫旁觀教堂內傳道、告解的情景,還是個人的體驗?有些地方太「實」反失韻味,像「認罪重生悔改,回頭浪子」、「禮拜真神屈膝」等。

詞可以較口語,像李清照的聲聲慢就用很口語的字詞。不過整闕一致可能較好,上述舉的佳句,都十分雅致,而且是經過鍛鍊濃縮的,因此到「還有那」這句時就覺得有點不協調。

我覺得以詞長上片所展現的功力,這闕詞應該還有更好的定稿,改定後莫忘貼上來分享。
我不是前輩,別叫我前輩。
看到作品給作者一點回應,是身為讀者的美德,僅供參考,不是評論,亦非評判。
嚥琀
會員
 
文章: 382
註冊時間: 2002-02-26 08:14 PM
來自: 台北

文章寒钓 » 2005-10-24 05:39 PM

詞長所言極是。以後有空再作斟酌。多謝了!
寒钓
會員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2003-10-11 06:28 PM
來自: 大陆楚

文章寒钓 » 2005-10-25 10:46 AM

略作修改,請各位大家雅正。
風送桂香,波連秋韻,磁湖閑訪修士。山抱堂幽,水依院靜,紅瓦白牆十字。青松翠竹,點綴些、紅楓如熾。舉步攀登妙境,草綠花鮮心寂。
悅耳琴聲裊裊,聽佳音、啓愚開智。天闊雲輕氣爽,乾坤清秘。歸雁橫空列隊。日將暮、披霞搖桂楫,萬里煙波,月光箫笛。
寒钓
會員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2003-10-11 06:28 PM
來自: 大陆楚

文章嚥琀 » 2005-10-25 05:56 PM

寒釣詞長大作修改後果然詞句甚美,真使我佩服。萬里煙波,月光簫笛的意境令人神往。

不過把原來訪修士的詞句改到只剩一句「聽佳音、啟愚開智」是不是把原來詞長要表達的意思犧牲了呢?下片數句從原作的教堂內改寫到外景了。是否這些寫景的詞句隱含了什麼從訪談修士所領悟的哲理在其中呢?我一時讀不出來。如果變成詠磁湖景致,那麼第三句的磁湖閑訪修士就有意猶未盡之感。

末三句日將暮後接著就月光簫笛,時間上好像快了點。

嚥琀淺見,謹供參考。
我不是前輩,別叫我前輩。
看到作品給作者一點回應,是身為讀者的美德,僅供參考,不是評論,亦非評判。
嚥琀
會員
 
文章: 382
註冊時間: 2002-02-26 08:14 PM
來自: 台北

文章寒钓 » 2005-10-26 10:38 PM

多謝嚥琀次長指點。詩詞貴含蓄,忌諱直陳其事。我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很希望應中國的古典詩詞表達對永恒真理的禮讚,但始終不能如意。這裡主要是一個表現手法的問題。詩篇直抒胸臆,表達對上主的讚美,讀來很美。但要用詩詞如此表現卻很困難。因此只能用古詩的意境來表達,這與禪詩的表現手法非常相似。下片的景色描寫乃是啟愚開智以後的體悟。心新則景新。此所謂古人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意韻。僅供參考。
寒钓
會員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2003-10-11 06:28 PM
來自: 大陆楚

下一頁

回到 詞萃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