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農詩~一首接一首,再續一首~共四首。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文章芝言 » 2007-08-17 01:38 AM

張栩 寫:詞長太過譽了,末學雜湊而已,差得遠。冰比竹輕,實是不通,應罰學王陽明格竹子三日也,一笑。

勉強和一首

笑問儂勤惰
嘉禾蔚硯田
採風荒陌上
扣角大堤邊
世亂難安雅
心潛慎躍淵
何愁簞屢空
白石自炊煙

冰比竹輕,實是不通,應罰學王陽明格竹子三日也,一笑。
…………
您這一提,讓我想到確實有點不通,如果易以霜啦、風啦是否可行?
再請益「扣角」作何解?
白石自炊煙~很有禪意在,也頗耐人尋味……
芝言
會員
 
文章: 309
註冊時間: 2007-06-28 09:42 AM
來自: 台北市

文章張栩 » 2007-08-17 07:37 AM

謝謝詞長賜教!著即改去。

「雲讓吳綿薄,風培越竹輕」這樣似乎比較合物理。風字雖嫌犯題,但趁勢把全篇改去,應即無妨了,再謝!

雲讓吳綿薄,風培越竹輕。高寒亦何憾?襟抱入秋聲。

「入」雙關入聲,但就詩而論,仍不愜意。「滿」如何?

又,扣角而歌與煮白石都是典故。不過,採風於無人荒陌之上,扣角於大堤女兒之前,似乎不必。改得簡單些好了,「採風南陌上,踏月大堤邊」如何?
張栩
會員
 
文章: 212
註冊時間: 2002-07-11 05:40 PM
來自: 台北

文章芝言 » 2007-08-17 11:43 PM

張栩 寫:謝謝詞長賜教!著即改去。

「雲讓吳綿薄,風培越竹輕」這樣似乎比較合物理。風字雖嫌犯題,但趁勢把全篇改去,應即無妨了,再謝!

雲讓吳綿薄,風培越竹輕。高寒亦何憾?襟抱入秋聲。

「入」雙關入聲,但就詩而論,仍不愜意。「滿」如何?

又,扣角而歌與煮白石都是典故。不過,採風於無人荒陌之上,扣角於大堤女兒之前,似乎不必。改得簡單些好了,「採風南陌上,踏月大堤邊」如何?

一經提到典故,我就慚愧了。勉強也用典來形容咱兩吧!
「九月著霜鷹」是你,「十月被凍蠅」則我也!

故而敢再問:培又作何解?乃風使竹變輕之意否?
「滿」如何?如何如何有滿字也?愚魯至此,奈之何?見諒。
芝言
會員
 
文章: 309
註冊時間: 2007-06-28 09:42 AM
來自: 台北市

文章山谷 » 2007-08-18 12:04 AM

±i®Ý 寫:µüªø¤Ó¹LÅA¤F¡A¥½¾ÇÂø´ê¦Ó¤w¡A®t±o»·¡C¦B¤ñ¦Ë»´¡A¹ê¬O¤£³q¡AÀ³»@¾Ç¤ý¶§©ú®æ¦Ë¤l¤T¤é¤]¡A¤@¯º¡C

«j±j©M¤@­º

¯º°Ý»ú¶Ô´k
¹Å¥Ý½«µx¥Ð
±Ä­·¯î­¯¤W
¦©¨¤¤j³öÃä
¥@¶ÃÃø¦w¶®
¤ß¼ç·VÅD²W
¦ó·T°¹ðªÅ
¥Õ¥Û¦Ûª¤·Ï

¯u¥¿ªº¸Ö. ³ßÅw±o¤£±o¤F!
山谷
會員
 
文章: 301
註冊時間: 2006-08-31 09:43 AM

文章張栩 » 2007-08-19 10:11 AM

感謝芝言詞長、山谷詞長賞愛。不過您二位是過譽了,末學有多少斤兩,自己很明白。

下「培」字,是用莊子逍遙遊中大鵬培風的典故,就是乘風的意思。芝言詞長說風把竹變輕了,正是此意。不然竹也挺重的,誰跟它比輕呢。順道說一句,我知道有註家將「培風」解釋為「倍風」即「背風」,那麼培字就不能讀平聲了。

現在想想,「襟抱入秋聲」字,好像有力量些,也跟「朝來入庭樹」,發生關聯。「滿秋聲」雖然音韻上我比較喜歡,但少了張力。

至於懶儂詩,再改一下好了,更平和些:

笑問儂勤惰,嘉禾蔚硯田
採風桑陌上,踏月柳堤邊
世亂須安雅,形潛慎躍淵
何愁簞屢空,白石已炊煙
張栩
會員
 
文章: 212
註冊時間: 2002-07-11 05:40 PM
來自: 台北

文章山谷 » 2007-08-19 11:55 PM

張栩 寫到:
一版
笑問儂勤惰﹐ 嘉禾蔚硯田。
採風荒陌上﹐ 扣角大堤邊。
世亂難安雅﹐ 心潛慎躍淵。
何愁簞屢空﹐ 白石自炊煙。

二版
笑問儂勤惰,嘉禾蔚硯田。
採風桑陌上,踏月柳堤邊。
世亂須安雅,形潛慎躍淵。
何愁簞屢空,白石已炊煙。

張栩詞長的一首詩兩個版本﹐我真的喜歡﹗喜歡其骨格和意境。

改後的那個版本「平和」得一點火氣都沒有﹐意境幽深﹐自是好。但末學脾性還多有毛躁﹐比較喜歡改前那版﹐有點微小的火氣﹐能致共鳴。希望詞長保留這「兩個版本」﹐日後傳世也是佳話一件。
山谷
會員
 
文章: 301
註冊時間: 2006-08-31 09:43 AM

文章芝言 » 2007-08-21 01:45 AM

張栩 寫:感謝芝言詞長、山谷詞長賞愛。不過您二位是過譽了,末學有多少斤兩,自己很明白。

下「培」字,是用莊子逍遙遊中大鵬培風的典故,就是乘風的意思。芝言詞長說風把竹變輕了,正是此意。不然竹也挺重的,誰跟他它比輕呢。順道說一句,我知道有註家將「培風」解釋為「倍風」即「背風」,那麼培字就不能讀平聲了。

現在想想,「襟抱入秋聲」字,好像有力量些,也跟「朝來入庭樹」,發生關聯。「滿秋聲」雖然音韻上我比較喜歡,但少了張力。

至於懶儂詩,再改一下好了,更平和些:

笑問儂勤惰,嘉禾蔚硯田
採風桑陌上,踏月柳堤邊
世亂須安雅,形潛慎躍淵
何愁簞屢空,白石已炊煙


感謝慷慨贈詩。

寫詩就這點可愛,東援西引的,去蕪存菁,務使字字成珠璣,句句得所宜。又往往不直接敘述,總愛拐個彎兒,或藏在別處……
兩首詩如果能用毛筆寫下來一定更好。

只有一點我是愧不敢當的,我沒有種過一次稻(目前是風送的相思)故也無以嘉禾蔚硯田。

那田哪!我當成生命的寄託,只要到那裡,隨便忙些什麼,或看雲看鳥、看叢生的雜草都令人欣慰。
這顯然是真正的農人所無法理解的。
芝言
會員
 
文章: 309
註冊時間: 2007-06-28 09:42 AM
來自: 台北市

文章張栩 » 2007-08-21 09:42 PM

芝言詞長,您幾句話讓末學想起齊豫的歌詞:「心中的一畝田」、「種桃種李種春風」,真羨慕。末學每天上班都在各種煩惱中打轉,真累人呀。

又,儂,是俺的意思。所以末學寫這末詩,也放了不少末學進去,自我勉勵。詞長也可以把第二句改成「芝蘭蔚硯田」 :-)
張栩
會員
 
文章: 212
註冊時間: 2002-07-11 05:40 PM
來自: 台北

文章芝言 » 2007-08-22 12:29 AM

不說假話,把餘錢丟在那裡實在是笨蛋(滿偏僻的),但笨蛋變不成聰明人,且再寫一首袒露我的心意吧!

灑豆腴田不使荒,移時野覆莽蒼蒼。

城痴豈為泥中穫?鄉心還從土裡償。

焚草聞煙渾欲醉,由風任雨好徜徉。

躬耕如戲旋日暮,倦鳥歸巢笑我狂。
芝言
會員
 
文章: 309
註冊時間: 2007-06-28 09:42 AM
來自: 台北市

文章張栩 » 2007-08-22 10:47 PM

「灑豆腴田不使荒」、「焚草聞煙渾欲醉」,欣賞!小時候也聞過焚草煙,是有股甜腥氣,此境應該從沒人說過?

再來勉和一首:

芝田人境隙
壟上朮蒼蒼
地美農庸勸
詩新稅可償
科頭朝兀傲
捫腹晚彷徉
秋播定須我 (須,待也)
耦耕歌楚狂

南山子詞長寫了擬寒山詩。想起世俗畫卷,都是寒山與拾得一起,則末學與芝言詞長,當個長沮桀溺如何?但末學顯然是攀附了 :-)
張栩
會員
 
文章: 212
註冊時間: 2002-07-11 05:40 PM
來自: 台北

文章小普 » 2007-08-23 03:29 PM

好一個飽覽雲霞的懶農~
好一個自炊白石的中隱~
好一個小存火氣的讀者~

論詩寫詩 有格有韻 看此帖往復 無比舒暢 留個話好訂閱後續發展 呵
文學非為逃世楫,敞懷觀照自溫柔
小普
會員
 
文章: 256
註冊時間: 2006-08-31 12:14 AM
來自: 臺北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