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

古典詞創作發表區﹐須合於詞牌格律﹐發表請於標題填寫詞牌和作品名。

版主: 樂齋, 碧雲天, 醉雨, 故紙堆中人

文章秋葉_lonn » 2004-10-14 07:11 PM

漢宮秋 寫:也谢谢秋叶、一方词长!秋叶的减字木兰花,“叶”字也出律了。


葉字出韻,已作解說於上文,也因之重新填製。謝過漢詞長的點醒。
秋。一葉清涼點點愁。人來處,默語上層樓。
秋葉_lonn
會員
 
文章: 56
註冊時間: 2003-06-10 05:02 PM

文章秋葉_lonn » 2004-10-14 07:21 PM

漢宮秋 寫:
小發 寫:“濃愁”倒裝一下,用“愁濃”是否好些?
另,上片夢字出律似宜改之。

关于“浓愁”,窃以为,“化”的是“愁”,则不改好;如果是将其“浓”化淡,则改之为好。至于何种好?还想听听其他词长的看法。
谢谢!


濃愁化不開,視之濃愁再化還是難化開,如何化?
愁濃化不開,本是輕愁,因感因觸而轉趨濃郁沉重,一化再化仍是化不開,層次上加倍了。
一點淺見請海涵。
秋。一葉清涼點點愁。人來處,默語上層樓。
秋葉_lonn
會員
 
文章: 56
註冊時間: 2003-06-10 05:02 PM

文章一方 » 2004-10-15 06:54 AM

秋葉_lonn 寫:音節不吃緊處,可入聲作平,縱觀古人作品可引證。

入聲字用作平聲字的在宋詞中很多,但不一定施於音節不吃緊處。如蘇軾《 如夢令》"簾外百舌兒","舌" 作平;周邦彥《 瑞鶴仙 》"正值寒食","值" 作平,都是在音節處的。末學就是不知道在甚麼情況下可 "以入作平",而手頭書本及網上均找不到詳析。還望各位前輩不吝指教。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文章小發 » 2004-10-15 10:40 AM

關於入聲作平上去的例子,古人用的很多,詞林正韻發凡第四段“詞韻與曲韻......”文中提到許多例子,但是並沒有說明諧用的原因,只在該段的末處寫到“...諸如此類不可悉數,故用其以入作三聲之例,而末仍列入聲五部,則入聲既不缺,而以入作三聲者皆有切音,人亦知有限度,不能濫施以自便矣。”
因為入作三聲也有用在韻腳處,故秋葉詞長所言用在“音節不吃緊處”似可商榷。而個人查閱詞林正韻,葉字似無作平之例,囿於所學,亦不敢斷言可否,或許諸君尚有高見。
然依戈小蓮的說法,入作三聲有其限度,並非每個入聲字都能諧作三聲,此意甚明。如要尋出一個規則,或許要從聲韻方面去探究。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上一頁

回到 詞萃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