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寫在春光之後)

古典詞創作發表區﹐須合於詞牌格律﹐發表請於標題填寫詞牌和作品名。

版主: 樂齋, 碧雲天, 醉雨, 故紙堆中人

一剪梅(寫在春光之後)

文章泛舟採荷 » 2003-07-19 10:56 AM

一樹梨花帶雨飄。次許清寥,次許花嬌。三更置酒樂琴調,葉落搖搖,心落蕭蕭。  何日揚帆過鵲橋?梁祝音韶,錦綉簾招。月明如水織如潮,才話蘭蕉。又畫桃妖。
鏡花道法三千路
風月人間二十年
泛舟採荷
會員
 
文章: 52
註冊時間: 2003-07-19 04:58 AM
來自: 台灣

文章碧雲天 » 2003-07-21 10:03 AM

歡迎泛舟採荷詞長光臨詞萃

一樹梨花帶雨飄。次許清寥,次許花嬌。景致動人, 但天天查了全唐詩全宋詞, 皆未見過"次許"這詞, 次這字用在詞組的第一字時, 通常做次等, 第二之用, 故次許可能改為幾許較穩.

何日揚帆過鵲橋?梁祝音韶. 天天個人覺得梁祝接在鵲橋之後, 實在有點怪怪的, 梁祝這句顯得前後不搭, 有些突兀.

月明如水織如潮, 織字在此何解, 不太明瞭

整體而言, 詞長大作用字甚美, 但每句的連貫性似可再推敲, 架構的緊密度亦可再考慮一下, 一點點天天個人的小看法.
碧雲天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524
註冊時間: 2002-02-25 12:07 AM

也有一剪梅

文章追光 » 2003-07-21 02:01 PM

恰巧 追光也寫過 一剪梅 貼上湊趣兒
一剪梅

一院梧桐著冷霜,
月在高牆,人在空房,
任他秋色滿牙床,
欲鏡梳妝,卻儉梳妝//
雁字秦關幾里長?
想是荒涼,肯是荒涼,
還愁暮雪把人傷,
寄了衣裳,苦了鴛鴦.
[意起自 欲寄君衣君不還 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與不寄間 妾身千萬難]
看盡繁華煙塵 回首人生
追光
會員
 
文章: 77
註冊時間: 2002-02-28 12:12 PM

文章泛舟採荷 » 2003-07-21 02:06 PM

雲天詞長:
詞長所言極是,該當"幾許"為穩。

至於鵲橋一句,採荷作如是解:鵲橋表"身相隔離"。
全句譯:何時才能跨越彼此在地域上的隔離呢?那瑰麗的愛情,那如畫般的人兒,正深深的吸引著我。

月明如水以下:為想像彼此甜蜜依偎的景像。
織,為"織布娘,或俗稱紡織娘"。一種蝗類昆蟲,善鳴。
鏡花道法三千路
風月人間二十年
泛舟採荷
會員
 
文章: 52
註冊時間: 2003-07-19 04:58 AM
來自: 台灣

文章維仁 » 2003-07-21 05:14 PM

採荷詞長吟安
雖然經過詞長一番解釋,個人思索甚久,仍然難以理解〔何日揚帆過鵲橋〕的意思,何以作者的立意與讀者的想法差距如此之大,當然有可能是讀者的領悟力不足,但是也有可能是作者在一句之內擠入太多的意念,造成了混淆。
典故因為已經有了習慣代表的意義,往往很難去改變它。我們固然可以〔活用〕典故,但是可能需要更多的心力去陶鑄,例如大作中的〔鵲橋〕通常比喻情人久別團聚的機緣。詞長單單用〔鵲橋〕來代表〔身相隔離〕,已是費解,再加上〔揚帆而過〕,實在和一般認知的鵲橋大有差異。
此外,雖然詩詞貴在精鍊,也有必要擺脫陳言老調,但是錘鍊新詞也必須顧慮到通順的原則。例如大作中的〔梁祝音韶〕〔蘭蕉〕〔織如潮〕,也當真不好理解。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Re: 一剪梅(寫在春光之後)

文章芬陀利 » 2003-07-21 06:34 PM

我還以為“梁祝音韶”是在指【梁祝協奏曲】哩! :oops: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文章泛舟採荷 » 2003-07-21 06:57 PM

維仁詞長:
採荷實不覺難解,此詞為採荷寄與女友之詞。採荷身在台灣,敝女友卻身在福建,一海之隔,故採荷以"何日揚帆過鵲橋"一句自問,並不覺有何不解呀。

再者,韶音為美妙之樂。倒用音韶,取其美之義。用以形容梁祝。就曲而言為音美;就象徵的故事來看,就是形容愛情的美感。

而蘭蕉,織如潮,是想像兩人依偎的景像,就如"花前月下"一詞。
"織如潮"一句,不知維仁詞長是否有聽過夜裡的蟲鳴?都市或許較少,但在鄉下的夜裡,夜裡蟲鳴的聲浪便當真似潮水般洶湧。

另,"蘭蕉",一種植物。
別名:曇華、蓮蕉花、連蕉。屬曇華科Cannaceae 。

如此,是否還有未解之處呢?
另,雲天詞長對的"鵲橋"與"梁祝"二詞運用的疑問,
是否也在此呢?
鏡花道法三千路
風月人間二十年
泛舟採荷
會員
 
文章: 52
註冊時間: 2003-07-19 04:58 AM
來自: 台灣

文章維仁 » 2003-07-21 10:44 PM

多謝採荷詞長的討論和指教

愚意以為有關〔揚帆〕和〔過橋〕都是往來兩岸的方法之一,而且不可能揚船帆以過鵲橋,似乎取其中之一為象徵為宜,大可不必兩者並用,反生扞格。

韶為樂曲,韶音尚可理解,倒用為音韶,則恐怕令人難以會意。作詩素有倒韻之戒,林正三先生《詩學概要》引《漢皋詩話》云:「字有顛倒可用者,如羅綺、綺羅,圖畫、畫圖,毛羽、羽毛,白黑、黑白之類,方可縱橫。惟韓愈、孟郊輩才豪,故有湖江、白紅、慨慷之語。後人亦難仿效。若不學矩步,而學奔逸,誠恐麟麒、凰鳳、木草、川山之句紛然矣!」作詩如此,填詞亦同。

在下頗能體會蟲鳴如潮的感覺,尤其是夏日山中的蟬唱,有時直似四面八方的浪潮洶湧而來。愚意所疑惑的地方,是單單一個〔織〕字如何能代表紡織娘這種昆蟲?手邊正在瀏覽法布爾《昆蟲記》首冊,書的前頭提到聖甲蟲和吉丁蟲,如果我把這兩種蟲單單略稱為〔甲〕字或〔丁〕字,想必無人能解。
況且,〔紡織娘如潮〕的意象,其實仍和〔紡織娘的聲音如潮〕有所差異。因此,愚意以為詞長此一〔織〕字實乃過於簡省。

以上謹請指教。至於〔蘭蕉〕一詞,在下學淺了,多謝賜教。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芬陀利 » 2003-07-21 11:57 PM

疑義相與析嘛~~請採荷詞長別介意呦!

一、
“韶”字做形容詞“美好的”解,“音韶”可認知為“樂音極為美好動聽”。然【梁祝】故事及其協奏曲在我的覺知中,實乃“淒絕美絕”,實難以“音韶”形容!

二、
誠如維仁詞長所言,以一個“織”字實難表示“紡織娘的聲音”。我看普天之下,只有詞長一人能解吧! :lol:

我乃鄉居之人,現在房子四周確然被聲聲不斷的蟲聲圍繞著。

三、
詞長所言“蘭蕉”是否即“美人蕉”,而詞長亦隱喻此義?昔時我家空地栽植叢簇長了不少,多彩又頗多用處。知“蓮蕉”的人多,知“蘭蕉”的人少,不知詞長用“蘭蕉”是否有特別用意?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文章李德儒 » 2003-07-22 06:15 AM

一樹梨花帶雨飄。次許清寥,次許花嬌。三更置酒樂琴調,葉落搖搖,心落蕭蕭。  

從前工作的地方有一樹梨花,花落時真的很美。我看了這梨花樹十四年之久。梨花是先開花(當然也有葉),花落後,葉和果實才生長。詞長說梨花落,葉也落,應是不合時侯。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回到 詞萃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7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