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山遊】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太魯閣山遊】

文章劉坤治 » 2015-05-16 11:10 AM

靜默【太魯閣山遊】上平一東韻

醜石高巍矗碧空,金烏移晷入雲中。
萬峰疊翠征衣撲,千縷嵐煙曉樹籠。
懸壁飛流猶待雨,橫灘亂石欲生風。
偶然行到林深處,始覺巖阿草木蔥。
最後由 劉坤治 於 2018-03-05 09:23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劉坤治
會員
 
文章: 418
註冊時間: 2014-11-05 12:04 PM

Re: 【太魯閣山遊】

文章終南雲樵 » 2015-05-29 10:52 AM

劉坤治 寫:靜默【太魯閣山遊】上平一東韻

醜石高巍矗碧空,金烏移晷入雲中。
萬峰疊翠征衣撲,千縷嵐煙曉樹籠。
懸壁飛流猶待雨,橫灘亂石欲生風。
偶然行到林深處,始覺巖阿草木蔥。

第一句用"醜石"相當特殊
唐人少這樣寫 宋人較多
一般多說"怪石"吧
不過我有一個搞園藝造景的朋友
說太湖石是 皺 漏 透 瘦
愈醜愈值錢
至於"石"字在一句六句重複出現 可不用改 不是什麼大忌諱

另外
三四句"征衣撲"和 "曉樹籠"
可能是特意用倒裝法
感覺語意不是很通順
那個"籠"字有點為押韻而押韻

網上文章
一大半的人都認為自己寫的是天下第一
有的還彼此互相唱答吹捧
但點看其文有些很明顯的錯誤或用字修詞引據舊典故不當都無法指正
顯見像FB按讚是很容易的
但也沒看到他們彼此互讚而指出詩文好是好在那裡
隨便一句"好詩"輕巧帶過
要真像FB收集那麼多好讚 是該得文學獎了

希望劉先生無要見怪
我寫讀劉先生詩文的感覺
不是來攪局挑骨頭
希望共同切磋研究詩文 期待有更好的作品
若不喜歡 務必明言 收到即止
終南雲樵
會員
 
文章: 130
註冊時間: 2014-01-16 10:02 PM

Re: 【太魯閣山遊】

文章劉坤治 » 2015-05-31 04:06 PM

謝謝終南雲樵 詞長 如苦心的指導晚輩,萬分感謝!

詞長真厲害,晚輩 “醜石”是參考 東坡居士的,直覺醜石 比怪石 更有新意,故偏愛之。
在”萬峰疊翠征衣撲,千縷嵐煙曉樹籠”句,晚輩想表達 早晨登山,欣賞到翠峰疊疊的景觀,路上涼風陣陣吹衣,又有嵐煙縷縷把樹包圍著。晚輩構思時並無湊句之意,可能晚輩修詞上力有未逮,讓讀者有感到湊韻嫌疑。
其實晚輩本來只有練字而以,去年才開始練習寫近體詩,尚屬於幼幼班的程度。有時在臉書po練習的作品,常有臉書朋友按讚鼓勵,少有真正同好前輩願意指導。這就是晚輩加入此詩詞雅集的動機,希望可以獲得先進前輩的指導。 在網路上,資訊真是多到讓人無法消化吸收(太多作品),再加上自身所學有限,也不敢對他人作品有所批評,就只有默默的欣賞。因此少與人互動,讓他人感覺喜歡 “顯擺”,在此詩詞雅集,晚輩只敢在”新秀鍛鍊場”po文。

現在晚輩對網上所按的讚,已經免疫了,練習寫詩再上傳到網路,有點像變成日記,盡量讓自己養成寫詩的習慣,一點一滴從錯誤中學習,進而當作生活中的另一嗜好。
希望終南雲樵 詞長 繼續對晚輩指導 鞭策,讓晚輩可以有所精進。
祝 您 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劉坤治
會員
 
文章: 418
註冊時間: 2014-11-05 12:04 PM

Re: 【太魯閣山遊】

文章終南雲樵 » 2015-06-01 11:13 AM

謝謝劉坤治先生寬容
讀劉先生的詩文 可以順便欣賞文字
算一舉兩得
所以也就放言大談

不過要先說明一件事
我沒拜訪過劉先生的FB
我提FB的原因是想表明在FB裡按讚是很容易的
比打字還容易
而通常按讚的多半是同一掛的人
比方說還有名人寫了數千字的長篇大論
貼上一分鐘不到就有數十個讚
真不曉得那些按讚的網友讀完 讀懂沒

以前拜訪上海杭州時短暫住過一段時日
常逛一個詩詞網站
那網站的版主站長群
就經常彼此互誇 互讚 刷綠 送花
詩讀多了 不免記得一些近體詩的用韻與格律規定
上網指出謬誤處 還被聚眾攻訐一番
後來想想這種一言堂就是 ”近親繁殖” 造就的惡果
矇蔽他們的耳目
也就少去了
近來該網站也變得冷冷清清


順道提一下
三四句 "疊翠" 對仗 "嵐煙"
有討論的空間
且容待後面再說
終南雲樵
會員
 
文章: 130
註冊時間: 2014-01-16 10:02 PM

Re: 【太魯閣山遊】

文章終南雲樵 » 2015-06-02 09:01 AM

回到這首詩的課題
律詩中間兩聯講究對偶(也就是詞性的對仗)
劉先生這首詩的三四句中用”萬峰疊翠征衣撲” 對仗 ”千縷嵐煙曉樹籠”
“萬峰” 對 “千縷” 尚無大礙

但 “疊翠” 是動詞+名詞
而 “嵐煙” 是一體兩物的名詞
在詞性上 “疊”字與對句同位序的 ”嵐”字就不相稱了

我個人覺得”征衣撲”和”曉樹籠”語意不順的原因
是指正常的語法應當是”XXXX撲征衣” 和”XXXX籠曉樹”
但為了平仄和押韻用”籠”字所以把它改成倒裝句
就變得不是很通順
因為”撲”和”籠”都是動詞
而受詞改到動詞之前
是我覺得怪的地方
如果把每句最後一個字由動詞”撲”和”籠”
改成形容詞 那就很容易救活 而且用字也較多能選

關於倒裝句
有人可能會舉杜甫的”香稻啄”和”碧梧棲”來反證
那就太厲害了
詩聖杜甫如果把這個”香稻啄”和”碧梧棲”擺在該句的句尾
很會幫人註解詩句的人硬要解釋也要能自圓其說搞得很通順才好
還要燒香問問詩聖同不同意你的解籤詩功力
這是個人意見

還有
律詩中間兩聯 也就是三四句和五六句
使用同樣的語法很容易讓整首詩變得很單調
好比說”萬峰疊翠” “懸壁飛流” “橫灘亂石”
都是 形容詞(或數詞)+名詞+動詞(或形容詞或Ving分詞)+名詞
構造太過相近

但我個人覺得五六句寫得不錯
所以要我的話 三四句可以打掉重練
只是建議而已
很高興與你網上相談
祝順心
終南雲樵
會員
 
文章: 130
註冊時間: 2014-01-16 10:02 PM

Re: 【太魯閣山遊】

文章劉坤治 » 2015-06-03 09:23 AM

感謝終南雲樵 辭長 如此費煞苦心的指導,晚輩可以感受到您對晚輩的厚愛,讓晚輩對詩更燃起興趣。

從您的說明之下,晚輩才知道您為何會指出 三四句有湊韻之嫌,晚輩會在詞性比對上與詞性的搭配上多加注意,否則造成對仗與語法上違合。
晚輩會依您的建議 再把三四句打掉重練。
謝謝您的不吝指教。
祝 工作順心 !
劉坤治
會員
 
文章: 418
註冊時間: 2014-11-05 12:04 PM

Re: 【太魯閣山遊】

文章終南雲樵 » 2015-06-09 08:57 AM

順道提一下
我在前面幾帖提過一個有關"石"字重複用字的觀念
古代的詩人不會把這種事當做忌諱
只要多讀點古人作品就知道了
好比說唐詩三百首之類的

但劉先生如果要寫詩去參加詩詞比賽
好比說文學獎啦之類的
看在獎狀還有獎金的面子
委屈自己一下能避免就最好避免
這樣說的原因是既然是比賽
為了避免再完美的雞蛋裡都要挑出骨頭
就絕對不留給別人說三道四的話茬
終南雲樵
會員
 
文章: 130
註冊時間: 2014-01-16 10:02 PM

Re: 【太魯閣山遊】

文章劉坤治 » 2015-06-13 11:00 AM

終南雲樵 寫:順道提一下
我在前面幾帖提過一個有關"石"字重複用字的觀念
古代的詩人不會把這種事當做忌諱
只要多讀點古人作品就知道了
好比說唐詩三百首之類的

但劉先生如果要寫詩去參加詩詞比賽
好比說文學獎啦之類的
看在獎狀還有獎金的面子
委屈自己一下能避免就最好避免
這樣說的原因是既然是比賽
為了避免再完美的雞蛋裡都要挑出骨頭
就絕對不留給別人說三道四的話茬


謝謝終南雲樵 辭長的提點,晚輩還不敢參加任何詩詞比賽,現只把詩詞當作遣興而已。
未來有機會再厚著臉皮試試看,會注意字重複現像。

感謝您的指導!
劉坤治
會員
 
文章: 418
註冊時間: 2014-11-05 12:04 PM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Google [Bot], Majestic-12 [Bot] 和 3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