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午后窗中月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思午后窗中月

文章雲想 » 2009-05-23 09:27 PM


月登清宇到窗中
觸類靈臺一點空
除卻無常吞俗日
于何映午識玲瓏


前年舊作
午后望窗偶得一月有懷

白閒浮碧藍
虛月此中涵
印象空靈境
禪心俗日參


白閒:指窗子
最後由 雲想 於 2009-05-28 11:21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雲想
會員
 
文章: 248
註冊時間: 2007-08-21 03:10 PM
來自: 台北

文章李雨 » 2009-05-24 11:26 AM

"觸類靈臺一點空"
"觸類"用於靈臺稍覺生硬.

步韻一首 <梅天禪話>:

幾絲飛雨霧雲中,
五月尋梅雪已空.
熟了還生通體落,
月桃崖上笑玲瓏.
李雨
會員
 
文章: 2343
註冊時間: 2007-01-17 02:56 PM

文章雲想 » 2009-05-26 12:07 AM

李雨 寫:"觸類靈臺一點空"
"觸類"用於靈臺稍覺生硬.

步韻一首 <梅天禪話>:

幾絲飛雨霧雲中,
五月尋梅雪已空.
熟了還生通體落,
月桃崖上笑玲瓏.


感謝詞長雅正 亦謝詞長好詩

拙作改於下 還請指教

月登清宇到窗中
觸意靈臺一點空
除卻無常吞俗日
于何映午識玲瓏
雲想
會員
 
文章: 248
註冊時間: 2007-08-21 03:10 PM
來自: 台北

疊韻一首<游茄苳古道>

文章雲想 » 2009-05-26 12:10 AM

疊韻一首<游茄苳古道>

茄苳瀑水叩潭中
茂樹涼陰遮日空
古徑悠悠時向晚
還看夏月待玲瓏

雲想
會員
 
文章: 248
註冊時間: 2007-08-21 03:10 PM
來自: 台北

文章李雨 » 2009-05-26 05:18 AM

雲想 寫:
李雨 寫:"觸類靈臺一點空"
"觸類"用於靈臺稍覺生硬.

步韻一首 <梅天禪話>:

幾絲飛雨霧雲中,
五月尋梅雪已空.
熟了還生通體落,
月桃崖上笑玲瓏.


感謝詞長雅正 亦謝詞長好詩

拙作改於下 還請指教

月登清宇到窗中
觸意靈臺一點空
除卻無常吞俗日
于何映午識玲瓏
觸類還有"觸類旁通",觸意則更生硬.造詞乃寫古典詩一忌.可否先以白話說說您的原意?之後再來研究如何表達,好嗎?若是月亮觸動了作者的意念,那麼靈臺便顯得多餘了!
最後由 李雨 於 2009-05-26 12:44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李雨
會員
 
文章: 2343
註冊時間: 2007-01-17 02:56 PM

Re: 疊韻一首<游茄苳古道>

文章李雨 » 2009-05-26 05:21 AM

雲想 寫:疊韻一首<游茄苳古道>

茄苳瀑水叩潭中
茂樹涼陰遮日空
古徑悠悠時向晚
還看夏月待玲瓏

何謂"遮日空"?指有太陽的天空嗎?一般常說"遮日頭".結句"看"又"待",兩個動詞感覺添足.
李雨
會員
 
文章: 2343
註冊時間: 2007-01-17 02:56 PM

文章雲想 » 2009-05-26 10:42 PM

李雨 寫:
雲想 寫:感謝詞長雅正 亦謝詞長好詩

拙作改於下 還請指教

月登清宇到窗中
觸意靈臺一點空
除卻無常吞俗日
于何映午識玲瓏
觸類還有"觸類旁通",觸意則更生硬.造詞乃寫古典詩一忌.可否先以白話說說您的原意?之後再來研究如何表達,好嗎?若是月亮觸動了作者的意念,那麼靈臺便顯得多餘了!


回李雨詞長:

觸意:觸發情意 古書云:肆心觸意,八情必發 但是再經思考後 把"觸意"用於靈台前還是不穩

拙作次句意指感觸到此窗中月的情境 心中自然而然的生出一點空靈之感

想想後若次句改成"象印靈臺一點空"不知是否較好

然而尾句的"映午"可能要改為"午後"了

以上請知悉 還請雅正 謝謝
雲想
會員
 
文章: 248
註冊時間: 2007-08-21 03:10 PM
來自: 台北

Re: 疊韻一首<游茄苳古道>

文章雲想 » 2009-05-26 10:45 PM

李雨 寫:
雲想 寫:疊韻一首<游茄苳古道>

茄苳瀑水叩潭中
茂樹涼陰遮日空
古徑悠悠時向晚
還看夏月待玲瓏

何謂"遮日空"?指有太陽的天空嗎?一般常說"遮日頭".結句"看"又"待",兩個動詞感覺添足.


謝詞長雅正 拙作改一下

茄苳瀑水叩潭中
茂樹涼陰遮碧空
古徑悠悠時向晚
還看夏月杳玲瓏

雲想
會員
 
文章: 248
註冊時間: 2007-08-21 03:10 PM
來自: 台北

文章李雨 » 2009-05-27 03:34 AM

"象印靈臺一點空"
個人覺得不錯!

"茂樹涼陰遮碧空" "還看夏月杳玲瓏"分別看來雖順了,然夏月有那麼早出來嗎?.若像小滿第二天清晨,上弦月還在東簷,而不久日已出,則日月可相提並描.

"于何映午識玲瓏 "
已有象印,如您說,是不宜重"映"字.
而"午後"擺在此地與前後字句不搭,
又"除卻無常吞俗日"原意何說?請解.
月於午夜,不於午或午後.
可考慮重寫此聯,
捨句方得句.
李雨
會員
 
文章: 2343
註冊時間: 2007-01-17 02:56 PM

文章李雨 » 2009-05-27 09:51 AM

又此首因緣並非今觀實景而有所感,乃"觀舊作有懷",算是改寫嗎?或另有特殊必要?
因為句中並未提到讀舊品的動作等等相關者.
畢竟一首舊詩是當時觀景心得,而非景本身,不等同圖片.
圖片則可代替實景而從不同角度作多翻描寫.
李雨
會員
 
文章: 2343
註冊時間: 2007-01-17 02:56 PM

文章雲想 » 2009-05-28 12:01 AM

李雨 寫:又此首因緣並非今觀實景而有所感,乃"觀舊作有懷",算是改寫嗎?或另有特殊必要?
因為句中並未提到讀舊品的動作等等相關者.
畢竟一首舊詩是當時觀景心得,而非景本身,不等同圖片.
圖片則可代替實景而從不同角度作多翻描寫.


回李雨詞長:

前日之因 今日之果 當天於晴朗的午後偶得窗中一月 印象已銘刻於心 此情此景是永難忘懷了 每每想起此舊作 這空靈之境就現眼前

認真看看自身的往日今時 再次領悟到 世事無常 沒有永恒不變的東西 一切的一切有生有滅

是變化中亦遷流不住 在能感受到地所有事物 時間 空間 無不被無常吞噬著 對我而言這不是無奈 而是一種啟發

像當時跟往常一個繁忙的工作日 就是因為無常 才能於午後望得窗中月 使心靈享受到一點平靜和空靈 甚至是我心中的永恆
雲想
會員
 
文章: 248
註冊時間: 2007-08-21 03:10 PM
來自: 台北

下一頁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2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