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毛延寿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咏毛延寿

文章漢宮秋 » 2003-02-21 12:52 PM

少是天仙老是尘,
后宫无数寂寥人。
百官皆学毛延寿,
万国衣冠称汉臣。
曾經滄海難為水,欲上高樓且泊舟。
漢宮秋
會員
 
文章: 419
註冊時間: 2003-02-19 02:06 PM

文章卞思 » 2003-02-22 01:31 AM

代轉碼
少是天仙老是塵,
後宮無數寂寥人。
百官皆學毛延壽,
萬國衣冠稱漢臣。
-----------------------------------------

詞長是以反諷手法表示若百官皆如毛延壽,能讓來朝者得如許好處,則各國當樂於稱臣之意嗎?

一般對毛延壽的看法,認為其欺下瞞上,致明妃空留遺恨,詞長此處跳脫嫌快,乍看之下,腦筋一下子轉不過來哩!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3-03-01 10:20 AM

敬和漢宮秋詞長:
鳴鏑聲揚漠上塵,禁宮有策送佳人。
如非筆下明妃貌,何教單于作漢臣。
註:鳴鏑-單于所用箭,飛翔時有聲作指揮用
鳴鏑所向眾皆以箭隨之。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嚥琀 » 2003-03-01 02:28 PM

漢宮秋詞長從另一個角度來詮釋毛延壽,令人耳目一新。

想想古代一個皇帝將無數美貌女子都囚禁於後宮,自己恐怕許多都不認得。等到外族來要求和番時又捨不得給漂亮的。送人禮物如果還送醜的,對方怎會感受到你的誠意呢?面對如此昏愚的皇帝,將一位美女畫醜一點讓皇帝送去和番,未嘗不是明智之舉。王昭君雖然被傳頌為美女,但是明顯的,皇帝跟她可不太熟。如果一個美得讓皇帝印象深刻的妃子,皇帝會看到她被醜化的畫像而沒察覺嗎?

所以當你面對的是昏愚的君主,那麼適時欺上瞞下也許對國家社稷反而是好事。如果毛延壽很正直,那麼皇帝真的選了較醜的嫁去了,恐怕也換不來幾年安寧。
嚥琀
會員
 
文章: 382
註冊時間: 2002-02-26 08:14 PM
來自: 台北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3-03-01 04:09 PM

漢宮秋詞長吟安
拙意以為大作第三句似可斟酌,因毛延壽之惡在於索賄
不成而將昭君畫成不堪,以美人和番非毛之意。如百官
皆學毛受賄,豈有漢代霸業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劍寒花醉 » 2003-03-02 03:30 PM

近讀漢宮秋詞長不少詩詞,均覺清新明白,涵意雋永,反復吟誦之下,頗得趣味。末學尤其喜歡《述懷》一首,豪氣貫注。
就此篇而言,愚以為須先分辨後兩句之筆法。若是正寫,用夸張手法,則同意夜風樓主詞長所評,如此為毛延壽翻案似不甚妥;若是反寫,用反諷手法,則主旨不歸于毛延壽,意在譏刺當時主政者,亦無不可。但不論正寫反寫,首兩句為宮女感嘆,後兩句為毛延壽張目,確給人有脫跳太快之感覺。
末學淺見,未知當否。

又及︰
歷代寫昭君事的作品不少,著名者當數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之“群山萬壑赴荊門”,還有王安石的《明妃曲》之“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前日在網上閱讀林正三先生之《詩學概要》,其中正好引到三首與此相關的詩,轉引如下︰
清劉獻廷【昭君詞】
漢主曾聞殺畫師,畫師何足定妍媸;
宮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單于君不知。
明江陰士子【昭君詞】
驪山舉火因褒姒,蜀道蒙塵為太真;
能使明妃嫁胡虜,畫工應是漢忠臣。
明陳薦夫【宮詞】
雖雲逐隊向長門,十載何曾識至尊;
命薄不教人見妒,始知無寵是君恩。
其中末學最為欣賞的是劉獻廷的那一首。
劍寒花醉
會員
 
文章: 126
註冊時間: 2002-11-06 08:46 PM

文章漢宮秋 » 2003-03-02 10:39 PM

谢谢四位词长!综合回之:
剑寒兄所言跳脱太快,确实如此。这首绝句,末学主要是用反讽的手法。因为有感于报载某店卖假农药,结果被轻生自杀者所饮,反而救了一条无辜性命。毛延寿贪贿,结果可能就了汉室。但原这种悲喜剧少些才好。谢谢!
曾經滄海難為水,欲上高樓且泊舟。
漢宮秋
會員
 
文章: 419
註冊時間: 2003-02-19 02:06 PM

文章漢宮秋 » 2003-03-02 10:39 PM

谢谢四位词长!综合回之:
剑寒兄所言跳脱太快,确实如此。这首绝句,末学主要是用反讽的手法。因为有感于报载某店卖假农药,结果被轻生自杀者所饮,反而救了一条无辜性命。毛延寿贪贿,结果可能救了汉室。但愿这种悲喜剧少些才好。谢谢!
曾經滄海難為水,欲上高樓且泊舟。
漢宮秋
會員
 
文章: 419
註冊時間: 2003-02-19 02:06 P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1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