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噓堂的【讀國際新聞】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我看噓堂的【讀國際新聞】

文章思虹 » 2002-07-03 10:36 PM

讀國際新聞 ~~噓堂
幹戚未動勢先傾,又冊田橫海國名。
扼腕何堪吟諸將,至尊猶自厭談兵。
注:美總統布希在演講中稱臺灣爲“臺灣共和國”


觀虛堂詞長此詩
【幹戚】與【田橫】之用典,讓人有不倫不類的感覺
是有點太情緒化了
都二十一世紀民主與資訊化時代了
吾等知識份子應當以人民福祉為天下先
出口閉口兵戎將帥,實非善途
我同意孟子主張的【善戰者服上刑】
意識形態者,民之賊也
也無風與也無晴(蘇軾‧定風波)
思虹
會員
 
文章: 393
註冊時間: 2002-06-12 10:39 AM
來自: 南陔

兄好

文章嘘堂 » 2002-07-04 02:34 PM

这点因各人时域背景、知识结构乃至个性的不同,而不可避免地有歧见产生吧。
“干戚”与“田横”,在我自己看,是很自然和顺畅的。
在故乡·唐风宋韵论坛,也有网友对此作提出批评,观点与兄相近。而另一位网友的跟帖,很能代表我的意见。顺便附在下面,聊代答:
“大抵好战者以战亡,厌战者以和亡。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岂可不察?战端不可轻启,兵事不可厌谈。”
虚堂说剑邀奇士
小像焚香拜美人
嘘堂
會員
 
文章: 24
註冊時間: 2002-07-03 04:31 PM

文章思虹 » 2002-07-04 03:56 PM

噓堂詞長答覆轉繁體如下:
這點因各人時域背景、知識結構乃至個性的不同,而不可避免地有歧見産生吧。
“幹戚”與“田橫”,在我自己看,是很自然和順暢的。
在故鄉·唐風宋韻論壇,也有網友對此作提出批評,觀點與兄相近。而另一位網友的跟帖,很能代表我的意見。順便附在下面,聊代答:
“大抵好戰者以戰亡,厭戰者以和亡。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豈可不察?戰端不可輕啓,兵事不可厭談。”


噓堂詞長答覆,如茅頭指向美國,鄙人能理解。
如指向同文同種的臺灣同胞,鄙人則不能理解!
除了政客的權位利益與意識形態的執著外(包括兩岸)
對整個中華民族及炎黃子孫只有害而無益
這也許就是良知者的悲哀吧!

“幹戚”似乎只用於祭典
而“田橫”一典似乎又太輕蔑而有失溫柔敦厚的詩格
唉!
詩論園地竟被我搞成政論了,僅向版主謝過!
也無風與也無晴(蘇軾‧定風波)
思虹
會員
 
文章: 393
註冊時間: 2002-06-12 10:39 AM
來自: 南陔

匹夫之見

文章嘘堂 » 2002-07-04 04:59 PM

政治權勢,固於我輩無干。約意識形態言,我自己向不站在此岸。惟國土不可失,更不可淪爲異族強梁之附庸爪牙,愚而如我,執爲大節。
比來島上多事,甚憂之。同文同種,倘持正朔而孤懸,亦孰忍言戰哉。
匹夫之見如此,兄鑒之。
虚堂说剑邀奇士
小像焚香拜美人
嘘堂
會員
 
文章: 24
註冊時間: 2002-07-03 04:31 PM

文章小發 » 2002-07-04 05:17 PM

本版向來不論政治權謀,兩位詞長或可私下切磋,謹此謝過。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