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隱凌波識舊蹤,叢叢芳樹失嬌容,行行佇立小橋東
閒撚花兒未解語,兩眉春意懶慵慵,玉簪悄悄一梭風
詩云 寫:風雲 寫:詩云 寫:紅燭昏昏抱影眠,三更窗外雨綿綿,韓香微度帳如煙
夢斷行雲惟一霎,醒來惆悵恨難言,玉臺明鏡兩淒然
一.〔帳如煙〕有語病。
詩云:《簟紋如水帳如煙》、《綠楊亭閣帳如煙》。風雲 寫:二.〔夢斷行雲惟一霎〕不太通順。
思索再三,總覺得沒有不通順之處,還須請教。
風雲 寫:詩云 寫:〔行行〕指行路,時行時停的來到橋上佇立。不知這說通否?
大意燒鬚,未字改為難字如何?雖覺差了一點,為有將就一下平仄。
花都不解語,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僅陳個人淺見如下:
一.竊以為〔行行〕仍然不通。
二.〔閒撚花兒未解語〕此句本身即有問題,撚花的是人,而未解語的則是花兒,如此寫來,變成未解語的也是人。
三.在下仍難以體會結句之意,敬請指教。
風雲 寫:詩云 寫:風雲 寫:詩云 寫:紅燭昏昏抱影眠,三更窗外雨綿綿,韓香微度帳如煙
夢斷行雲惟一霎,醒來惆悵恨難言,玉臺明鏡兩淒然
一.〔帳如煙〕有語病。
詩云:《簟紋如水帳如煙》、《綠楊亭閣帳如煙》。風雲 寫:二.〔夢斷行雲惟一霎〕不太通順。
思索再三,總覺得沒有不通順之處,還須請教。
淺見如下,或不值一哂,惟表一己之見:
一.〔韓香微度帳如煙〕前四字若要與後三字有所關聯,則〔如〕字應為〔含〕之類之字眼方合理,否則前後關聯便過於淡薄。觀蘇軾之句,自不會有此病。網路發達,很容易可以找到用了同一詞的古人句子,但不是前人用了,套在自己的句子上就一定合用,需多加思考。
二.觀大作前三句,得知詞中之人尚未睡去,既未睡去,何來夢斷?〔惟〕字亦屬多餘。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