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集兩週年半網聚活動記錄

本站沿革、組成與加盟網站連結﹐不供討論。

雅集兩週年半網聚活動記錄

文章風雲 » 2005-01-28 03:54 PM

雅集兩週年半網聚活動記錄

時間:2004.7.25
地點:師大路80巷2號 JoJo餐廳二樓
出席者:南山子、小發、維仁、碧雲天、子衡、風雲、李微謙、望月、夜風樓主、覺修人、火旺仔、樂齋、故紙堆中人、儒儒、壯齋、詠竹、王溪生、夜簷、風流逸雲、知遏、新民才子、于雁、隱之、 許智堯、 軸朗、聽雪、大海、 嫣然、風絕凌
貴賓:羅尚、莫月娥、林正三、張國裕
主持人:李微謙
演講者: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呂正惠

活動流程
10:30報到與介紹
11:00專題演講
12:00午餐與聯誼
13:00頒獎與吟詩

演講記錄

今天就欣賞古典詩的經驗與大家交流。

現代人到底應該寫新詩還是寫舊詩?是一個很難選擇的問題,記得有一位新詩人,寫了十幾年的新詩,後來他寫了一篇回憶文章談到每次讀舊詩詞就發現精美的作品實在非常多,相對看看自己的新詩,覺得一點味道也沒有,於是非常沮喪,就不再寫新詩了。

中國很多提倡寫新詩的人,如胡適、魯迅、朱自清、聞一多等,以及新文學家如郁達夫等人,到了四、五十歲以後就紛紛回頭寫舊詩了。
最近也看到大陸一位學者提出一個問題:舊詩是否過時?
他的看法是舊詩還是可以持續創作下去。當然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看法有很大的差距。

我個人對舊詩創作的看法等一下再回頭講,但就欣賞的角度甚至對創作新文學的角度來看,閱讀古典文學都是非常必要的。
我自己研究新文學,也教古典詩,二、三十年下來感觸很多。我想就這方面來談一下:現代人與古典文學欣賞的關係為何?

首先要談到的是語感的問題。
念慣古典詩或古典文學的人,看現代人寫的詩會覺得不對勁,原因在於漢語作為一種書寫幾千年的語言文字,自有其特色,這特色在古典詩中表現得特別精巧美妙,在閱讀古典詩的過程中,可從中浸淫出一種對漢語獨有的特殊感受,這幾乎成為一種直覺,這種直覺讓你在閱讀現代人的新詩時會覺得很不對勁,不僅用詞不對,連聲音都不對。漢語經過歷代偉大作家、累積了許多人的智慧所創造出來的精華,當然要從古典文學中學習。

我曾花費許多年時間閱讀新詩,但終就覺得很失望,為什麼呢?
因為我過去讀了許多古典詩,再讀現代詩,本來期望能見到開出古典詩所沒有的境界,卻發現現代詩寫得很淺薄,甚至連基本的漢語語感都沒有,我想了很久才發現問題出在現代詩是從西洋詩學來的,主要是英文詩,但英語的特質和漢語的特質完全不一樣,英詩的特色是輕重音的反覆,而把英詩翻成漢語時,可以翻譯的只是意象與文字,英詩的語感與韻律翻不過來,所以新詩人學的都是意象、結構、象徵之類的東西,再加上沒有充分閱讀古典詩,漢語的語感掌握不住,所以新詩寫起來給人感覺像是外國詩翻譯過來的,而又喪失了英詩的韻律感,結果詩的特質都沒有了。

所謂詩的特質,是除了理智上可以認識到的之外,還有感受性的東西,讓你讀起來莫名其妙地就覺得它好。
以李商隱《春雨》為例,其中有一聯:「遠路應悲春晼晚,寒宵猶得夢依稀。」
這詩句非常美,除了詩意之外,唸起來也非常好聽,主要是在每一句的後兩字,因為連用兩個疊韻字,所以聲音非常好聽,而因為聲情動人,讓人一唸它就很難忘記,如果一首詩沒有聲音的效果,或者那種聲音無法讓你記憶深刻,那就不是詩了。

所以你會發現常讀古典詩的人,到後來一首詩讀上兩三遍就會背了,可是一首新詩,你可能讀五十遍都背不出來,原因就在新詩無法掌握語言的韻律感。

另外,語言的韻律感是要配合詩意表現的,並不一定要平仄和諧,以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例: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盧獨破受凍死亦足。」
這兩句就很奇特,第一,唸不快,都必須兩個字一個單位地唸,而且絕對唸不順,一定要很用力、慢慢地唸,才唸得出來。其原因就在於這兩句大部分用仄聲字,而且以發音部位來說,兩兩的發音部位差別很大,讓你無法很順暢地轉變,因此唸不快,於是當讀者在用力、慢慢唸的過程當中,詩人所要表達的那種抑鬱、悲悶的心情就自然地被引導出來了。

也就是說語言是某一民族特殊的產物,語言的特質是由該民族代表性的文學家所鍛鍊出來的,我們可以從優秀的作品裡學到該民族的語言特色,這是每一民族重要的古典作家對該語言最大的貢獻。而長期閱讀古典文學,較容易掌握漢語獨特的語感,在我們自己寫文章時就能自然表現出來。

其次,我想談古典文化素養對現代人的影響。古典文學,例如一首詩,它不是單獨的一首詩,而是整個文化的累積,我們讀陶淵明詩時,我們知道陶淵明讀過論語、莊子、史記、漢書……,當陶淵明在孤獨寂寞中提到某些古人時,因為我也讀過那些書、知道那些人,所以我知道陶淵明在感慨些什麼。

我們知道當白話文學剛開始提倡時,很推崇白描的作品,認為用典的作品不好,是堆砌、沒有真感情的,但過了幾十年以後大家就知道這種看法有問題了。我們會去欣賞一篇文學作品,是因為其中蘊含了複雜而長遠的歷史感,那種感覺讓我們留連忘返。我們讀了陶淵明、辛稼軒的作品,會想起很多古代的事情,那種文化的累積感,讓你覺得身體雖是有形的,但心靈卻是無形的,它超越了形體到達很遠的地方,那種歷史、思想、文化的感覺讓你覺得不論身在何處都有一個很豐富的心靈空間,如果沒有這種特殊的感受,閱讀古典詩詞就會少掉很多樂趣。

讓我們試讀辛稼軒詞中幾句來看看: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李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芸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萬一朝家舉力田,舍我其誰也?」
李廣是一位威名遠播的將軍,卻一輩子沒有封侯,他的弟弟李蔡,能力普普通通,只在下中,卻獲封侯。辛稼軒自認是大有為者,如同李廣一樣,卻被罷在家種田。漢時朝廷有舉力田之科,也就是說地方官可以保舉努力種田的人為官,因此辛稼軒自嘲說,如果朝廷要獎勵努力種田的人,那可不就是我了嗎!這詞極端嘲諷與感慨。

「李蔡為人在下中」語出史記李將軍列傳;「舍我其誰也?」語出孟子。
辛稼軒藉李廣事蹟感慨自己的遭遇,其中用史記、孟子的句子,藉陳詞成新句,借古人酒杯澆自己胸中塊壘,如果讀者不熟史記、不熟孟子,不知道辛稼軒的遭遇,就無法欣賞這首詞了。

講個題外話,我前幾年突然感受到人到中年的孤獨寂寞(笑!),因此想重新讀讀陶詩,所以我向學校要求開陶詩課,上課時我講得感慨萬千,學生問我今年陶詩怎麼講得特別好?我不好意思告訴他我在講陶淵明其實是在講自己(大笑!)。我二十歲讀陶詩和四十歲讀陶詩感受完全不一樣,我四十歲時其實是在講自己,只不過借了陶淵明的嘴巴罷了。而大家看陶詩裡也不斷談到古人如何如何,他同樣是借古人講自己。

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讀古典文學者心靈空間的不同。
我最近非常厭煩的一件事是:在任何地方都沒辦法躲掉手機。
我從新竹上來,一路上聽到各種手機的聲音,五花八門,想休息一下都不可得,今天我很好奇,鄰座剛好有一個小女生講手機講個不停,於是我就偷聽了一下她到底在講些什麼,結果發現非常無聊,沒有一句話是值得講的(笑!)。
我很疑惑為什麼會這樣?後來我想通了,這些年輕人沒有辦法獨處二十分鐘不講話,否則會產生恐慌焦慮感。

陶淵明說人要「心有餘閒」,但是我發現現代人心靈沒辦法空閒,一有空閒就會緊張,所以只好一直講手機。
當然隨著時代的改變生活方式也在改變,我們沒辦法說哪一種方式一定比較好,但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有空檔,例如我要到台南去演講,前一天晚上先去住旅店,而有四、五個小時的空閒,我可以帶本陶詩去看,感覺上我是在與陶淵明聊天而不覺得孤獨,因為吟詠古典詩可以進入一個與古人共同分享的心靈世界裡,因而你的心靈也得到某一種依託。

這就是古典詩的作用,它可已讓你心有餘閒,相信大家寫詩時也有這樣的經驗,你可以坐在那裡慢慢想,一晃眼可能過了三小時,而詩還沒寫出來(哄堂!)。
這種事愛講手機的人是不能理解的,文化的心靈世界與具體的現實世界是不一樣的。而你對歷史文化的了解愈長遠,那個心靈世界對你而言就愈廣闊。

至於創作方面,大家如果想豐富自己的技巧,可以多讀宋詩,特別是蘇東坡、黃庭堅、楊萬里的詩,因為宋詩的修詞句式變化較多,對事物觀察非常細膩,可以讓你的作品不至於千篇一律。由於古人對詩詞的創作已是五花八門極端豐富,現代人在創作時很容易掉入古人的窠臼而顯得陳腔濫調,多讀宋詩,可以避免這樣的毛病,這也是江西詩派之所以能成其派別的原因。

不論如何,詩讀得愈多對自身的創作愈有好處,正如杜甫所言「轉益多師是我師」,我們當然可以只學一兩家,但千萬不要只讀一兩家,多讀,你會發現每個詩人都很好,也可以讓你的心靈世界更廣闊。

最後回頭來談這個敏感的問題:我們現在還要做舊詩嗎?
如果你做舊詩只為了消遣時日,那當然是無所謂,可是如果你真的想寫好它呢?
我知道社會上有一些人會覺得舊詩是一個過去式,讀舊詩寫舊詩是與現代社會脫節的事,有人諷刺中文系的人是今之古人。

但是古典詩詞真的過時了嗎?
我的客廳裡掛著一闕詞,是一位現代女性寫的。抗戰時她流亡到四川去,在四川想念家鄉,寫了這闕詞,大陸有學者讚她是今之易安也:
何處清歌可斷腸?經年止酒賸悲涼,江南春水如天碧,塞上寒雲共葉黃,波渺渺,夜茫茫,江鄉歸路幾多長,登樓欲盡傷高眼,故國平蕪又夕陽。
若以抗戰時的感受來說,我讀過的新詩還沒有一首寫得比它好的。

以前我也主張舊詩詞是過時了,但現在我真的很懷疑。
但是現代人要寫出詩的現代感,雖然有些感覺是古今共通的,但如何用舊詩詞表達現代的感受?這是大家要努力的,若你想要把傳統詩詞寫得好,這是必須克服的問題。

我看過一位學者的建議,他說要做舊詩時桌上需有兩種詩,一種是唐宋大家的詩集,一種是清末近代人的詩集,因為從黃尊憲開始,就已有許多人嘗試將現代事物入詩,即使寫得不是很好,但他們的努力可以讓創作者得到一些啟示。

拉雜談了一些個人的想法,希望沒有浪費大家的時間才好,謝謝!


紀錄者:卞思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回到 關於我們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