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餘齋瑣筆(一)

古典詩詞相關論述專用。

版主: 五葉, 壯齋

惜餘齋瑣筆(一)

文章南山子 » 2002-03-02 10:07 AM

名家服善如此
按:本文原載於《詩訊》第三期之「詩詞相關論述」

新莊蔡秋金(醉佛)詞兄,時下本省籍閒詠詩大家也,嘗於丁丑(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秋,來電為余誦其大作〈鴻烈詞兄惠示大陸吟讀後卻寄〉云:
焚香拜接朵雲頒,古蹟來探一展顏;欲誌雪泥揮大筆,卻尋海嶽唱刀環。
不愁華髮三千丈,只愛神州百二關;絕好河山收眼底,香江江外水彎彎。

僕聆後告以中二聯稍涉並頭,是為小疵。不意次日即蒙電示,已將次聯改成「鴻爪留時揮大筆,吟筇領處唱刀環」,並戲賦小詩贈予曰:
蘇黃以外孰能儔,語欲驚人幾輩修;
最是好詩難一睹,至今君尚論駢頭。

以詩才論,秋金兄勝余奚止以道里計,而能服善如此,殊謂難得。較之強不知以為知者,其高下判然。紀曉嵐於《瀛奎律髓刊誤》引陳文惠《杭州喜江南梅度支至》詩:
門前碧浪家家海,樓上青山寺寺雲;
松下玉琴邀鶴聽,溪邊臺石供僧分。
云:「門前、樓上、松下、溪邊,字法太複」。蓋義雖有別,形式犯重,亦是一病。申言之,即詩中相鄰之兩聯,其句型之詞性,有部分雷同。亦即所謂「並頭、並腳,腰斬」是也。又如杜甫之〈又呈吳郎〉: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衣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祇緣恐懼轉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是真;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沾巾。

詩中「不為」、「祇緣」、「即防」、「便插」、「已訴」、「正思」等詞,上字為副詞,下字為動詞。且同置於每句之頂節位置,稱之為「並頭」。(如同在字尾則稱為「並腳」,同在字中,則稱為「腰斬」,或「斷腰」,皆屬字法之犯重。
近人喻守真氏云:「律詩句法最宜講究,八句要不盡相同。尤其兩聯中,句法不能一樣」,並引司空曙:《賊平後送人北歸》詩:
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他鄉生白髮,舊國見青山;
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
謂:本詩中間兩聯,動詞都放在第三字,句式又都是二一二,且四個名詞,又各帶形容詞。明王世懋《藝圃擷餘》亦指唐人詩中頗多此種毛病,謂「在彼正不自覺,今人用之,能無受人揶揄」。此即四言一法,唐德宗時,日僧遍照金剛所著之《文鏡秘府論》稱之為「長擷腰」病。(按:即所謂並頭、並腳、腰斬也)又《瀛奎律髓》亦謂之句法太複。此在當今吟詠之士,已鮮有人能發之。

近人杜松柏教授云:「古今論詩之言,有為初學說者,有為詩學有成道者,有為成大家而立論者」,宜乎其然也。

丙寅春 林正三於惜餘齋‧南山子代布
南山子
會員
 
文章: 741
註冊時間: 2002-02-24 11:59 PM
來自: 天枰座

回到 詩詞小講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