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決審會議紀錄

古典詩詞相關論述專用。

版主: 五葉, 壯齋

第七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決審會議紀錄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17-05-08 03:12 PM

第七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決審會議紀錄

會議時間:二○一七年四月十六日(星期日)下午一時
會議地點:湛盧咖啡大安館(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一段161巷2-1號)
評審委員(依姓名筆畫序):
吳榮富(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李佩玲(網路古典詩詞雅集前版主)
賴欣陽(台北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列席(依姓名筆畫序):
張富鈞(元智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普義南(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會議記錄(依姓名筆畫序):
張家菀(臺北市天籟吟社社員)


會議先由主辦單位報告「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之來由,以及前六屆與本屆參賽情形。本屆徵詩題目為:以「城市生活」為範圍,自訂主題(人事物皆可),創作四首七言絕句,限平聲韻。收到來自二十二所學校,共一百四十五件作品。經過何維剛、吳佳璇、張韶祁三位初審及吳榮富、李佩玲、賴欣陽複審後,評選出十六件作品晉級決審。決審應選出前三名及佳作五名;決審委員並有權決定獎項是否從缺。

決審委員為吳榮富、李佩玲、賴欣陽;會議中公推吳榮富教授擔任會議主席;主席先請決審委員就本次作品的整體品質以及評審標準作一共識性的討論,再進行評選。


賴欣陽:
我們這次徵的題目是「城市四首」,如果寬泛一點的解釋,在城市中生活與感懷都可以作為題材。入圍的二十七件作品,可以看得出來,大學生對古典詩句式的掌握不夠熟練,可能他們還需要多花時間多讀多寫,這應該是寫作經驗的問題。可以看出有些人是很有想法,可是不是古典詩的句式,或者把太過日常生活的句子放進來,例如○一二〈港都記遊四首〉:「惹得遊人急往前」、「忘返流連不想家」。這些都不是古典詩習慣的句式。

賴欣陽:
第二個就整體來看,有一些作品的用典,典故跟詩作者本來要用的意思不太切。例如一○五〈淡江雜感并序〉:「流水無心舟自遠,何須千里快哉風。」這兩者沒有連接在一起,「快哉風」用宋玉《風賦》典,一則與舟無關,二者,亦無千里之說。另外以擊缽詩或徵詩來說,不太適合一直出現重字,其實字詞可以替換,這是比較基本的。另外有些作品構詞比較生硬,例如一一二〈城市建築〉:「樓八角照映磚紅。」不太知道這是想表達什麼意思?其實這些都可以再加以琢鍊得更好。再來就是很多人不太知道辨別入聲字,這是比較基本的問題,應該要在寫作時就自我要求。

賴欣陽:
當然裡面也有一些比較成熟的作品,二十七件作品中,有十幾首可以把自己的心情和景物聯結在一起,這樣子寫就不是單純寫表面的景色,而能切合人的情懷和感受,這樣也比較看得出作者的面貌,所以我挑選入決審的也幾乎是這一類的作品。有一些作品會把自己的愛情帶進來,但我覺得可以寫得更美一點。還有一些是故作狂語,或許是特意想要讓人看到、聽到自己的情感,這也是很有趣味的地方。

李佩玲:
我還蠻贊同賴老師所講的。這次的參賽作品,較常見到的問題,第一個,可能因為大部份的投稿者還是大學生的關係,在文字或遣詞造句上的凝鍊不夠,所以構詞上有點生硬。這又可以分成兩種狀況,一種是很想要做出古典的感覺,所以會用一些陳詞或過度鍛鍊,就顯得跟我們的生活、環境的距離有點遠,有點格格不入;另一種是太過口語,沒有詩的韻味。第二個問題是鋪陳轉折有點跳脫,詩句的連續性不足,會使人疑惑為何第三句會跳到這,第四句又結到那?另外就是格律的掌握上不夠仔細,還是有出律出韻的情況,例如一東、二冬混用,可能是落筆時太過倉促,沒有仔細檢查。建議參賽者,未來在比賽稿件送出去前一定要仔細檢查格律。

李佩玲:
因為主題是城市四首,有人寫城市中的景,有人寫在城市中生活的感受。古人常說寫景要有「不可移之景」,如果把題目蓋掉後,看不出你寫的是哪裡;或者是一個萬用的景,好像套在臺北、高雄,或者紐約都通,這樣就是寫景不到位,沒有真正把該地景物突顯出來。我發現很多古典詩競賽的作品都會有這個問題,你不能只依賴題目或小序來告訴讀者你寫的是哪裡,因為作品的主體還是在詩,必須讓詩說話,讓詩與那個空間連結。

李佩玲:
另外,因為比賽是四首絕句,也希望能有聯章的結構,當然我們也看到有些作品有這樣的創意,但表現得不是那麼到位。有些作品的標題很棒,但第一首寫了一個地方的景緻,下一首又是另一個地方的景緻,卻沒有交代兩個地方的感受與連絡是什麼。不是隨便舉四個景點就是聯章,這樣其實很可惜。有些簡單的聯章方式,例如時間序(如早上如何、中午如何),或是地點連續(從哪走到哪,展現出所見的改變),這樣就會有聯章的味道出現。當然也有聯章做得不錯的作品,可惜單首看都很成熟,但是四首合看就覺得手法重複,鋪陳方式一樣,這樣就顯得欠靈活了。這是幾個我發現的面向,提供給之後的參賽者參考。

吳榮富:
謝謝兩位老師的意見,也感謝主辦單位讓我有機會來參與評審,每次評審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學習的經驗,可以聽到不同評審的一些看法。這次有年輕的評審參與,我也很高興,因為這代表古典詩有了傳承。就剛剛兩位評審的意見,大家心中各有一把尺,也各有想法,所以才要共同討論,就作品的優劣交換各種意見。就我而言,我選擇的標準就是「只選好詩」,壞詩直接淘汰。甚麼是壞詩?就是有致命傷的部分,例如把「息」、「漆」的入聲字當平聲,我認為這是古典詩的基礎訓練,如果基礎不穩了,往高處走你怎麼站得住腳呢?我覺得這也是詩選課老師的責任,一入門就要讓學生都清楚明白這些規則。如果不知道,現在都有很多工具可以查,像黃永武教授與張仁青教授都曾作過國語的入聲字表,可以參考。

吳榮富:
第二個問題就是,今天投稿的對象是誰?如果今天是教育部文藝獎、台北文學獎、玉山文學獎這些全國性的獎項,投稿者應該就要到一個程度,我們審查也必須拉到一個高度去審查。但是今天投稿是大學生,大學生的訓練到哪一個程度?他的所見所聞到哪一個程度?這些都要考慮。如果要求一個大學生的創作能千變萬化,其實是有點困難的。只要他能夠寫得通順,文字穩妥,其實就很不錯。不用太過苛求。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Re: 第七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決審會議紀錄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17-05-08 03:14 PM

【第一輪討論】

吳榮富:
三位委員都對本屆作品做完整體評述後,我們就開始進行本屆詩獎的決審。本次進入複審的作品有二十七件,經過吳榮富、李佩玲、賴欣陽三位進行複審,各自挑選八件作品。經統計共有十六件作品進入決審,其中獲得三票的作品共二件,二票的作品四件,只得到一票的有十件(列表如下)。那麼我們是否先請委員逐一討論所有作品的優劣,然後再來進行投票表決。

○○四〈捷運即事〉:吳榮富
○二二〈雙北生活四首〉:吳榮富、李佩玲
○二四〈臺北、北京雙城四首〉:吳榮富、李佩玲
○二八〈前鎮新地標〉:吳榮富、李佩玲
○三一〈城市隨行四首〉:李佩玲、賴欣陽
○三七〈過臺北四橋〉:賴欣陽
○四八〈跨境四首並序〉:吳榮富
○五一〈臺北通勤雜感四首〉:李佩玲
○五二〈居酒屋四首〉:吳榮富、李佩玲、賴欣陽
○七三〈成長蹤跡〉:賴欣陽
一○一〈臺北生活四景〉:賴欣陽
一○二〈城中行散四首〉:賴欣陽
一○五〈淡江雜感并序〉:吳榮富、李佩玲、賴欣陽
一一一〈四城憶舊〉:吳榮富
一二一〈花蓮紀事〉:賴欣陽
一二二〈新北藝節四詠〉:李佩玲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Re: 第七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決審會議紀錄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17-05-08 03:14 PM

○○四〈捷運即事〉

吳榮富:
第一首普通。但第二首〈新北投站見人潮聚集北投圖書館前抓寶可夢有感〉:「安知夜半人如織,不為螢囊為夢狂。」寫大家去抓寶可夢的事,我認為很有新意,符合我們寫現代、當代古典詩的感受,具有時代的諷刺性。但是還是有一些用典的問題,例如第四首〈臺北車站與故人會有感〉,用「潛龍貫地行」寫捷運在地下行走還不錯;但「九泉誰道堪幽闃,大隧之中自有情」就有問題。這是用《左傳‧鄭伯克段于鄢》母子相會於大隧之中的典,雖然看得出作者學有根柢,但是用典必須切於人事,以母子銜怨復合的典故來比喻朋友歡會,這樣不太恰當。

賴欣陽:
而且這裡有個問題,九泉指的是地府,但《左傳》是用「黃泉」,這兩者還是不太一樣。黃泉是只要挖到有泥水的地方就可以,才能讓鄭莊公混過去。

吳榮富:
九其實是一個形容詞,表示很深,只是現在都當成地府的概念。這就是用典不切。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Re: 第七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決審會議紀錄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17-05-08 03:15 PM

○二二〈雙北生活四首〉

吳榮富:
這件作品我認為還不錯,但第二首〈臺北燈會雨中賞燈〉:「信步長街千彩中」的「千」字用得不佳。另外第四首〈跨年夜〉:「煙花光耀九重天」也有些問題。唐詩說:「煙花三月下揚州」,但這個詞彙應該不能指稱為煙火。更何況現在講「煙花」多帶有脂粉花叢之意,這就與煙火的意思更加不同。我認為這句應該要再考慮一下。

賴欣陽:
雖然標題是〈雙北生活四首〉,但季節卻集中在冬天跟春天,主題集中在燈會、跨年、杜鵑花季這些慶典的部份,沒有普遍性。另外就是像第一首〈新北耶誕城〉:「偷得寒冬一夜春。」感覺不夠大器。另外第四首的標題:「跨年友人,歲歲皆異」,題目明白告訴你不是同一群人,但是詩說:「行旅匆匆人易散,來春誰與共瓊筵?」卻沒有明確說到底是不是同一群人,最後還是不知道到底今年跟去年的到底是不是同一群人。

李佩玲:
我雖然有選這件作品,但前三首太過平淡,很淺薄,詩味不夠,轉折也不好。不過對於第四首,我的想法跟賴老師不太一樣。我覺得第四首「行旅匆匆人易散,來春誰與共瓊筵?」還不錯,意思是說年年陪伴跨年的人都不同,那麼明年又會是誰呢?其中寄託了一些感慨,相較之下比前三首有詩味。

賴欣陽:
我也覺得很可惜,這個作者的第四首比較有詩味,但又沒把題意說清楚。

吳榮富:
我覺得它其實是用杜甫〈九月藍田崔氏莊〉:「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的典故。

賴欣陽:
但杜甫明年是同一群人,不曉得誰會消失。這首詩題目說的卻是不同的人,要表達的意思有些不同。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Re: 第七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決審會議紀錄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17-05-08 03:15 PM

○二四〈臺北、北京雙城四首〉

吳榮富:
我覺得這首也不錯,但用字寫景有多處過於勉強的地方。如瓦霽、東隅、促景、響木枝等等,覺得有些生硬。但是比喻很好,而且有一些情感在,在收尾結句有些韻味。

賴欣陽:
這件作品是講台北和北京,但我沒有選它的原因,正是因為他既然提到這兩個城市,卻沒有把這在兩個城市來去之間的變化呈現出來。第二個就是感覺作者對於臺北觀察比較淺,對北京比較熟,看不出臺北城市的感覺。另外像是第四首〈訪友過臺北公館遇雨〉:「瑟瑟楈枒響木枝,一番夜雨滿銅池。」好像用在別的城市也可以。

李佩玲:
我認為作者是有一定的修辭功力,但是有些詞彙像「促景媚雕甍」,鍊得太刻意了。

賴欣陽:
作者有些詞我不太理解,像第一首的「似烏絲」是甚麼?

吳榮富:
這應該是「烏絲欄」的簡稱。黃庭堅〈題楊凝式書〉:「誰知洛陽楊瘋子,下筆便到烏絲欄。」因為街道都是直線相交,就像古代書信的烏絲欄般一格一格的,所以這樣用。我倒覺得這個比喻很不錯。另外像是第一首〈登臺北象山東望〉:「世貿高樓相對立,却無一處訴鄉思。」大家都是登高望遠,有誰知道我其實是想要傾訴我的鄉思之情呢?我覺得這是有些情韻在的。

李佩玲:
我也同意吳老師的意見,我覺得用烏絲形容站在高處往下看到的街道,形相很鮮明,也挺有創意。另外我想跟兩位老師討論「思」這個字的聲調。「鄉思」到底應該讀作仄聲還是平聲?

吳榮富:
相思的思是動詞,讀成平聲,思做名詞用是當仄聲,像「愁思」。一般來說「鄉思」是讀成仄聲,但古人也不是沒有當成平聲的例子,所以其實還是有爭議。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Re: 第七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決審會議紀錄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17-05-08 03:16 PM

○二八〈前鎮新地標〉

吳榮富:
這首我給它的評價是:「寫景敘事,流利暢快,不因以古辭寫新事而感滯澀,難能可貴也。唯敘事寫景多而情少。」現在很多擊缽詩都有這個問題,他們無法寫出新的事物,都太過古老。現在年輕人正在嚐試新舊事物的轉換,脫舊化新能作到這個程度,這是他難能可貴的地方。我覺得就值得鼓勵。

賴欣陽:
因為我挑選的標準是先考慮到詩的情為主,所以沒有挑這首。因為我覺得這件作品只有景沒有情。像第二首〈MLD台鋁生活商場〉末句:「舊名唯見舊時痕。」知道作者要講過去有鋁,現在沒有鋁,只能透過名稱去想像的感慨,但沒有把意思清楚凸現出來。

吳榮富:
他其實前面有一句:「遍走商城無一鋁」就點出這個意思了。

賴欣陽:
是的,但是這樣子接感覺轉折有點生硬,「無一鋁」,怪怪的,能成詞嗎?應該可以再鍛鍊,讓它意思更到位,凸顯出時空變遷的感受。

吳榮富:
但作者要脫舊脫俗的這個企圖心,我覺得值得鼓勵。

李佩玲:
這一件作品我和吳老師意見相同,他都是寫新的事物,但能脫舊脫俗,是很值得鼓勵,只是手法不夠純熟。另外我很欣賞它的一點是,他做到有「不可移之景」,例如寫台鋁生活商場就是台鋁生活商場,你拿去給別的商場用都不行;寫太魯閣草衙道,你站到夢時代購物中心往東南望,就是會看到「紫輪前處有金輪」,再沒別的地方有這個景。

賴欣陽:
不過他的一些構詞還是有點生硬,像第四首的「路軌周環如氣血,活通輸運振灣城」也顯得生硬。

李佩玲:
我覺得不是生硬,而是詩味不足,太過淺白。

吳榮富:
就一個大學生來說,寫景能作到這樣其實很值得讚賞。但就如我說的:「唯敘事寫景多而情少。」詩的情味不足,這是十分可惜的,可以再加以努力。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Re: 第七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決審會議紀錄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17-05-08 03:17 PM

○三一〈城市隨行四首〉

李佩玲:
我選這件,是因為整體來說,這件作品結構順暢,遣詞也還可以。欠缺的是這篇在寫景上沒有不可移之景,像第一首標題是〈府城漫步有感〉,但好像沒有什麼必定跟府城相關、在他處所無的景色;第四首〈香江夜行有感〉也看不出跟香港有什麼關聯,這是一個缺點。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套用太多陳詞,像是「五湖」、「樵笛」,跟我們現在生活都有點距離。

賴欣陽:
第三首〈鵑城詩聚有感〉的:「感懷千古文章事」其實也是套用古人成句。

吳榮富:這件作品我沒選,我其實是與○二八比較,兩者風格上有點相近,但遣詞造句上遜於○二八,像第一首的「路竟無」、「碧春枯」有點不通,所以沒有選它。

李佩玲:
第三首雖然套用古人語句,但我覺得卻是四首中最切題,轉折架構也最順暢的。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Re: 第七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決審會議紀錄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17-05-08 03:17 PM

○三七〈過臺北四橋〉

李佩玲:
這件作品我沒選,其實橋是很具意象的東西,可惜這組詩沒有把情感與橋做很好的連結,使得情感流於浮面。

賴欣陽:
這首我有選,因為我覺得作者雖然是在講四座橋,但其中有蘊含一些情感上的轉折,例如第一首〈新莊新月橋〉:「除卿迢遞與誰行」,應該是開始談戀愛的甜蜜;到了第二首〈淡水情人橋〉:「始知難做忘情人」,是說與情人分手的難過;第三首〈新店碧潭吊橋〉:「長記與君攜手處,斜風料峭雨千重」是孤身一人思念過去的情感;第四首〈松山彩虹橋〉:「往事隨風有卻無」,說分手的難過隨著時間逐漸淡去。

吳榮富:
這當然是有愛情上的轉折,但我在讀的時候有比較不同的想法。例如第一首〈新莊新月橋〉:「遙看似帶雙眉月」既然是新月橋,又說「似帶雙眉月」,到底橋形是不是新月?這是有衝突的。另外很多用詞像「淚碎秋濤」我不清楚他想要表達甚麼意思;台灣沒有雁。怎麼會有「雁行嘹唳」?另外像「春寒吹雨腳」,春風才能吹,春寒是沒辦法吹的。這些詞都太過生硬,會讓人覺得他的遣詞用字,甚至情感是造出來的。

賴欣陽:
我對「似帶」是理解為「連著」而不是「帶著」。當然第三手就如同吳老師所說不是臺灣的景,只是拉一些古典詩的句子來運用。當然作者在運用古典詩的一些典故意象時,是為了表達他想要表達的意義,但如果不謹慎選擇,看起來就和生活經驗違離太過。

吳榮富:
我是覺得這四首詩太虛假、不真誠。做詩真誠度很重要。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Re: 第七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決審會議紀錄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17-05-08 03:18 PM

○四八〈跨境四首並序〉

吳榮富:
這件作品可能是一位僑生所寫,所以他的跨境就真的是跨境,能夠把故鄉、臺灣的風景都寫入。我曾教過馬來西亞僑生,他的作品讓我十分驚訝,因為他寫的比臺灣學生都好,或許是因為馬來西亞對古典詩有在推廣,也可能是因為他的所見所聞與台灣學生不一樣,所以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在看這件的時候,認為他寫的也很不錯,只有第四首單純寫景,我覺得稍弱。

李佩玲:
我覺得這件作品的確是蠻難得的,整體來說只有第四首稍弱。另外我覺這件作品在情感上比較欠缺,剛好跟○三七〈過臺北四橋〉有一個對比。○三七是很帶情感,但好像有點刻意,而疏於寫景;這件則是寫景很順,但似乎都在寫景,一些遊子心情之類的情感,似乎沒有凸顯出來。

吳榮富:
這個我要幫忙講一句話。其實它的情感是有的,只是很深沉細膩,沒有直說。像第一首〈冬夜漫步公館〉:「最是難排遊子思,搓丸一碗不尋常。」其實是用動作來表現情感。為什麼要搓湯圓?是因為我正在思鄉,只是別人不知道而已。

賴欣陽:
但是其他三首就沒有這麼明顯的情感,像第三首〈濱海灣晚眺〉:「獨立花園新雨後」還勉強看得出來有一點感慨,但其他首就沒有了。

吳榮富:
像它第二首〈還鄉邊城〉:「亞陸邊陲南盡處」陸地最南邊的那個點,那個華巫共住的,就是我的故鄉。這有一種遙望的感慨,因為我現在在臺灣,是遊子,這還是在遊子思的範疇。我認為這件作品感情細膩,但是沒有說透、沒有說破。正因為心思太細膩,讀的時候沒辦法馬上讀出味道,這也是許多擊缽詩或古典詩競賽的缺點,不夠直白就像沒有說一樣。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Re: 第七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決審會議紀錄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17-05-08 03:18 PM

○五一〈臺北通勤雜感四首〉

李佩玲:
這篇作品是我選的,因為我覺得作者十分有想像力,例如第二首〈騎自行車遇雨〉:「懸瀑天來人影散」描寫傾盆大雨;第三首〈乘捷運遣懷〉:「百尺長蛇遁地來」寫捷運的運行,都很別出心裁。但是鋪陳上不佳,結構太生硬,沒有辦法前後聯繫成一首好詩,很可惜。

賴欣陽:
他有些字詞也是太過生硬,像是第二首〈騎自行車遇雨〉:「但聽簷下雨禪聲。」什麼是「雨禪聲」?這個就不通。

吳榮富:
我認為這篇作品能寫當代事,是它的優點。但鍊詞鍊意比較生澀,無法給人驚艷之感,還須加強。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Re: 第七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決審會議紀錄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17-05-08 03:19 PM

○五二〈居酒屋四首〉

吳榮富:
這件大家都有挑選。我覺得這件作品頗有老江湖之感。但他寫得真的很好,有掌握到絕句的味道,我認為以一個大學生而言能寫到這樣,十分難得。

李佩玲:
這件作品我也給它比較高的評價。在二十七件入圍作品中,看得出作者手法很老練,合乎絕句的韻味;整體而言,作者寫在居酒屋中感受、看到的生命面向以及變遷過程,聯章的味道也很濃厚。但它有一個問題,就是我一開始所說的,從單首來看都是很成熟的作品,但四首句式、鋪陳都太過重複,這樣就覺得他只會運用一種筆法,太過單調。

賴欣陽:
我也很欣賞這件作品,我大學時代可能還寫不出這樣的詩來。但裡面有些地方像第二首的「青春一載一飛梭」、第三首的「一遍笙歌一遍嗟」,這些句式都太類似了。另外就是它整體顯得很飛揚跋扈,似乎是想要故作狂語來吸引人注意。

吳榮富:
故作狂語其實也是可以,年輕人有點狂傲之氣是好的,這或許也是作者的風格。我們可以從它的作品合不合乎絕句的要求,作為評斷優劣的標準。雖然這件作品在句式上有些重複,但詞句十分老練,可以看出他對古典詩的掌握有一定水準。當然在句式上有所變化,這是對我們的自我要求;但對一個學生來說,他能很順暢的表達自我情感,雖然有些重複,我認為還是可以認同與鼓勵。

李佩玲:
另外還有一個地方想提出來討論,就是第二首首句的「漸過少年慨喟多」,這句有孤平的嫌疑。

吳榮富:
這裡似乎沒有救,如果沒犯了孤平沒有救,那可能我們在評分上就打的低一些,並且在會議紀錄上就寫清楚是甚麼原因。

賴欣陽:
我認為這最多只能給到第三,如果給到更前面也不太好。

李佩玲:
我自己很喜歡這組詩,我認為有第一名的實力,但因為犯孤平,評分時應該要扣分。

吳榮富:
前輩詩人曾跟我提過,擊缽的時候詞宗如果覺得某首作品實在很好,只是有一點瑕疵,那麼詞宗可以替它改一個字,讓它第一;如果改到兩個字,那就絕對不能第一。與其它的作品比較,我覺得這首的確是好。我建議在會議紀錄上說明它因為犯孤平,所以名次會較後面,對作者也是一個鼓勵與警惕。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下一頁

回到 詩詞小講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