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城】一詞,在中國人的「用法」相當特別,與時近「清明」有關。
雖不忌諱,但言破總是詞意不佳。
關於【佳城】的解釋,用URL網路聯結,請「點閱」參考一下:
【佳城】解釋:
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輸入【佳城】兩字查詢,原指引「佳城」兩字聯結,教育部辭典網站不讓「秀」)
或是請上台灣教育部新編國語辭典修訂版,輸入【佳城】兩字查詢,即可索閱相關解釋及出處。
另,開滿花(如照片一)的城市稱呼「花城」自無不可;可惜「花」字已在首句用過,字重出不是大問題,但現在人寫詩可避即避,不避必有其好理由。
關於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在中古世紀時「據稱」其命名是與「熊、莓果樹」有關(參考Wiki)。稱「西城」本無不可,只是有點籠統;雖為「西」班牙首都,亦不省稱「牙城」 ── 「牙城」本有他義,況《明史》稱「佛郎機」者,泛指兩「牙」國(葡萄「牙」、西班「牙」)。
用譯語首字簡稱外語多音節的城市,華人本有此一習慣,如「華府」指 Washington D.C.,我們不會把他當做華人聚居的中國城,或唐伯虎為親近秋香而賣身華太師府邸之「華府」(星爺這戲重播太多次了);再如「費城」指 Philadelphia 亦同。故「馬城」是可以做為考慮之一,何況「詩題」已經點明,不會產生誤解。
唐‧杜甫〈夜〉:「步簷倚杖看牛斗,銀漢遙應接鳳城。」用「鳳城」形容首都(長安),不過既為西國首都,與華人習稱「長安」自不宜混淆。
唐‧李商隱〈碧城〉:「碧城十二曲闌干,犀辟塵埃玉辟寒。」用「碧城」形容仙人所居。
另有用「瑤城、玉城、霞城、
名城」作為城池的美稱,是較中性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