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 寫:冬夏:
籠在此處是平音.大部份〔不絕對〕平仄異音者,動平名仄.
但滿似不盡意.〔嵌〕字如何?此字是被很多人誤會只是平音,其實是平仄通的.
另者近體詩折腰是允許的,唐詩三百首就有:李白夜思,杜牧贈別,...但是聯與聯之間.
謝李先生。這個【嵌】字用在這個感覺有點硬。要不還用剛開始想的【漫】,雖平淡,或對驕女的照片較為適宜。若不能出奇,便回歸平易吧。。
李凡 寫:冬夏:
籠在此處是平音.大部份〔不絕對〕平仄異音者,動平名仄.
但滿似不盡意.〔嵌〕字如何?此字是被很多人誤會只是平音,其實是平仄通的.
另者近體詩折腰是允許的,唐詩三百首就有:李白夜思,杜牧贈別,...但是聯與聯之間.
天之驕女 寫:才正要說出律了~楚狂詞長也不理我,沒想到還歪打正著嗎?
沒啦,我沒那麼厲害,是我沒注意。
謝謝冬夏詞長
修改如下~~
【虎門春晚】
風煙入眼絕埃塵,霞渡春江薦酒醇。
醉裡雲身同是客,今年不似去年人。
王力最偉大的論述、以及眾多教授、詩家引做論述有關「孤平」的見解,王力在《全唐詩》裏「只找到兩個孤平例」(按:王力指李頎的「百歲老翁不種田」、高適的「醉多適不愁」兩例),要照你的高強度要求「非在幾萬首詩中找一二個例來解釋」,那王力老先生還敢在全唐詩論述中打滾、豎纛旗?還敢在那裏大放厥詞關於「孤平」的論述?他就找到這「唯二的兩個孤例」(他還「真只找到」這兩個孤例,還有人至今仍然認為只有這兩個孤例),依你的標準,他老早該夾著尾巴滾回老家去了。李凡 寫:還是那兩句:”請拿出名家不違格律之理由.我信名家,而非如我之說三道四.”
”抄這王力先生認為不足為訓之千分一二,有意思嗎?”
把其他粗體字再抄一遍:
要點是驕女原第一句是否有近體詩七絕詩理論的支持.而非在幾萬首詩中找一二個例來解釋.
.
這帖就算一例吧.白居易有詩傳下來過三千首,為何對其千分之九百九十八詩視而不見,把這王力先生認為不足為訓之千分一二不合律者顯彰,算不算偏心?
抄這千分之一二,有意思嗎?
李凡 寫: 您說王力不成,請找出一個能有他一半的成就的人出來反駁他.
李凡 寫: 為何對其千分之九百九十八詩視而不見,把這王力先生認為不足為訓之千分一二不合律者顯彰,算不算偏心?
抄這千分之一二,有意思嗎?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1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