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栩 寫:詞長太過譽了,末學雜湊而已,差得遠。冰比竹輕,實是不通,應罰學王陽明格竹子三日也,一笑。
勉強和一首
笑問儂勤惰
嘉禾蔚硯田
採風荒陌上
扣角大堤邊
世亂難安雅
心潛慎躍淵
何愁簞屢空
白石自炊煙
冰比竹輕,實是不通,應罰學王陽明格竹子三日也,一笑。
…………
您這一提,讓我想到確實有點不通,如果易以霜啦、風啦是否可行?
再請益「扣角」作何解?
白石自炊煙~很有禪意在,也頗耐人尋味……
張栩 寫:謝謝詞長賜教!著即改去。
「雲讓吳綿薄,風培越竹輕」這樣似乎比較合物理。風字雖嫌犯題,但趁勢把全篇改去,應即無妨了,再謝!
雲讓吳綿薄,風培越竹輕。高寒亦何憾?襟抱入秋聲。
「入」雙關入聲,但就詩而論,仍不愜意。「滿」如何?
又,扣角而歌與煮白石都是典故。不過,採風於無人荒陌之上,扣角於大堤女兒之前,似乎不必。改得簡單些好了,「採風南陌上,踏月大堤邊」如何?
張栩 寫:感謝芝言詞長、山谷詞長賞愛。不過您二位是過譽了,末學有多少斤兩,自己很明白。
下「培」字,是用莊子逍遙遊中大鵬培風的典故,就是乘風的意思。芝言詞長說風把竹變輕了,正是此意。不然竹也挺重的,誰跟他它比輕呢。順道說一句,我知道有註家將「培風」解釋為「倍風」即「背風」,那麼培字就不能讀平聲了。
現在想想,「襟抱入秋聲」字,好像有力量些,也跟「朝來入庭樹」,發生關聯。「滿秋聲」雖然音韻上我比較喜歡,但少了張力。
至於懶儂詩,再改一下好了,更平和些:
笑問儂勤惰,嘉禾蔚硯田
採風桑陌上,踏月柳堤邊
世亂須安雅,形潛慎躍淵
何愁簞屢空,白石已炊煙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