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願 寫:榕樹
枝繁葉茂綠青天
新樹長伸老樹盤
兩木共生根百念
林山獨我互爭前
(一)次句押用「盤」字,「盤」字屬【上平14寒】韻,與首韻「天」、末韻「前」俱用【下平一先】韻,不叶。近體詩押韻
不能在「句中」轉韻。若首句押借鄰韻、末句押借鄰韻,可也;請另參考所謂「飛雁入群」、「飛雁出群」格。
唯建議:若真屬「新秀」來此鍛鍊,知道這兩種借襯鄰韻用法即可,不宜率意使用,避免積重難返。
請參考: 林正三先生【詩學概要】
http://home.educities.edu.tw/bise/big5/books/poemgist/index.htm【詩學概要】有關「飛雁入群、飛雁出群」:
http://home.educities.edu.tw/bise/big5/books/poemgist/4.htm(二)首句「綠」字轉品做動詞用,前人例:「春風又
綠江南岸」(原詩見宋‧王安石〈泊船瓜州〉句,「綠」字用得非常好、非常生動)。
唯,「個人感覺」:「大作『綠』字在首句之力,弱了些。」(純粹個人感覺,網上本就是誰與不服誰,參考就好,不同意就捨棄。謝謝。)
一叢「綠」,在「廣袤的青天裏」,藐小、微弱,也無法「遍綠」整個青天(你要躲在濃密的樹下不見天日就不必言,但如此亦有語病,因為眼中只有「墨綠」,看不到「青」);這是我讀此句的感覺。
摘錄網路古典詩詞雅集【詩詞小講堂】中, 藥樓〈生熟四論〉一文中言,供君參考:
http://www.poetrys.org/phpbb2/viewtopic.php?f=6&p=150179#p150179前清有詩呈散原陳三立者,中有句曰「
松密月如死,塔高天亦驚。」詩師賈島也,散原曰:「詩自是可,惟其中『高』字,差了半字,似可再斟酌!」因謂「
高」不如「
獰」,謂塔獰,而天為之驚,詩意尤切也。然此鍛煉,尚餘斧鑿痕。觀此詩,可知「死」、「獰」皆鍛煉之所由生也。(
節錄)
回頭,建議去把這篇文章叫出來,仔細讀個兩三遍,便可知道如何「鍊字」;「綠」字所在要如何「鍊字」以突顯「榕樹」枝葉繁茂。
不合君意,就當做清風過耳,作老榕掀髯大笑皃。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