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夜觀菊展時近節晚花葉凋零有作

古典詞創作發表區﹐須合於詞牌格律﹐發表請於標題填寫詞牌和作品名。

版主: 樂齋, 碧雲天, 醉雨, 故紙堆中人

采桑子 夜觀菊展時近節晚花葉凋零有作

文章悠悠齋 » 2004-12-08 02:49 PM

龍山山下迷三徑
人已冬裝
花已銷妝
過渚西風帶冷香
心香不逐殘秋去
伴是斜陽
品是孤芳
待到明秋遍地霜
最後由 悠悠齋 於 2004-12-09 05:26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悠悠齋
會員
 
文章: 336
註冊時間: 2003-08-27 08:45 PM

文章望月 » 2004-12-08 08:26 PM

人也、花也,似不若人已、花已。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漂浮的瓶子
望月
會員
 
文章: 1161
註冊時間: 2002-02-24 03:23 PM
來自: 天上地下

Re: 采桑子 夜觀菊展時近節晚花葉凋零有作

文章曉嵐 » 2004-12-08 09:29 PM

悠悠斋 寫:心香不逐殘秋去
伴是斜陽
品是孤芳
待到明秋遍地霜

不太懂何以「心香不逐殘秋去」卻又「待到明秋遍地霜」?還請詞長賜教!
風竹嘯梧桐,絃絃思慮空。悠悠千里月,捕影入杯中。
曉嵐
會員
 
文章: 312
註冊時間: 2004-10-09 07:21 AM

文章悠悠齋 » 2004-12-09 05:24 PM

望月 寫:人也、花也,似不若人已、花已。


謝詞長,改過。
悠悠齋
會員
 
文章: 336
註冊時間: 2003-08-27 08:45 PM

文章悠悠齋 » 2004-12-09 05:31 PM

回ShowLan詞長:二句本意都是指花。花雖凋謝,然心未死,來秋又發。
悠悠齋
會員
 
文章: 336
註冊時間: 2003-08-27 08:45 PM

文章一方 » 2004-12-10 06:00 AM

悠悠斋 寫:回ShowLan詞長:二句本意都是指花。花雖凋謝,然心未死,來秋又發。

﹝待到明秋遍地霜﹞給予敝人的感覺是明年秋天依然是一遍蕭條。按詞長的原意,會不會﹝待到明秋遍地黃﹞較合呢?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Re: 采桑子 夜觀菊展時近節晚花葉凋零有作

文章曉嵐 » 2004-12-10 09:02 AM

我原不懂的是「心香」一般是指心之誠〈誠心‧真心〉,指人而言,那麼既然「心香『不逐殘秋去』」那又何以「待到『明秋遍地霜』」?疑惑的重點是「遍地霜」這句用詞,依詞長釋疑「二句本意都是指花。來秋又發。」那麼就是將菊花擬人化,此處的遍地霜「霜」字,係作「高節」之意,是嗎?如作如是解,那麼此二句就合理了。我想一方詞長恐也是同樣的困惑,所以會寫下「感覺是明年秋天依然是一遍蕭條。按詞長的原意,會不會﹝待到明秋遍地黃﹞較合呢?」。只是一點小疑惑,請悠悠斋詞長海涵,得忙了,道早安! :-)
風竹嘯梧桐,絃絃思慮空。悠悠千里月,捕影入杯中。
曉嵐
會員
 
文章: 312
註冊時間: 2004-10-09 07:21 AM

文章悠悠齋 » 2004-12-10 08:12 PM

別客氣罷,謝二位!
的是“旁觀者清”,句子寫出來令人費解常常自己不知道。
“待到明秋遍地黃”比原句好,只是稍嫌直。
悠悠齋
會員
 
文章: 336
註冊時間: 2003-08-27 08:45 PM

文章小發 » 2004-12-10 09:27 PM

個人覺得因為上片人花共寫,下片則純以花擬人的口吻自述,有些不一致,不過下片人代花言,以花喻人,其志可知,尚不費解。
末句“待到明秋遍地霜”或可用“待看明秋遍地霜”,與過片較能照應。“待到明秋遍地黃”是以人看花,與下片口氣稍覺不洽。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文章曉嵐 » 2004-12-10 10:02 PM

小發 寫:個人覺得因為上片人花共寫,下片則純以花擬人的口吻自述,有些不一致,不過下片人代花言,以花喻人,其志可知,尚不費解。
末句“待到明秋遍地霜”或可用“待看明秋遍地霜”,與過片較能照應。“待到明秋遍地黃”是以人看花,與下片口氣稍覺不洽。

小發詞長說的好,唉,悠悠斋詞長還是不懂我的意思,已經接受悠悠斋詞長將花擬人化的論點了啊,也許是我的文詞表達不夠清楚〈語焉不詳〉,變成我有挫折感了..。 :-? :-(
風竹嘯梧桐,絃絃思慮空。悠悠千里月,捕影入杯中。
曉嵐
會員
 
文章: 312
註冊時間: 2004-10-09 07:21 AM

文章一方 » 2004-12-11 06:00 AM

小發 寫:個人覺得因為上片人花共寫,下片則純以花擬人的口吻自述,有些不一致,不過下片人代花言,以花喻人,其志可知,尚不費解。
末句“待到明秋遍地霜”或可用“待看明秋遍地霜”,與過片較能照應。“待到明秋遍地黃”是以人看花,與下片口氣稍覺不洽。

在下提出的“待到明秋遍地黃”當非佳句。只是覺得 "遍地霜"有商榷之處,不經細思下衝口而出。但這句也不是一定解以人看花的。可以理解成菊花自己蟄伏,待到明秋捲土重來之意。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4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下一頁

回到 詞萃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