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文森 » 2006-07-31 01:12 AM
顧炎武《音論》元初黃公紹<古今韻會舉要>所纂其目錄依平水劉氏壬子(宋理宗淳祐十二年)新刊禮部韻略並通用之韻為一百七韻,自元至今詞人相承用之。 ﹣﹣這是清代戈順卿作<詞林正韻>前詞人用韻的準則。p272:徵次濁音,乃可切,泥母;<廣韻>p1091泥歌開一,諾阿切;粵語讀陽上,潮州話讀陰上﹣﹣這是宋末出現的清音濁流的問題。只有姓氏讀作平聲。今存<廣韻>多是清人之說文聲譜,只可參考。劉勰<文心雕龍>謂疾呼中宮,徐呼中徵。填詞本應歌者之喉,全在詠者疾徐之所用。梵音譯於漢本無四聲之調,當從<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