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自嘲

古典詞創作發表區﹐須合於詞牌格律﹐發表請於標題填寫詞牌和作品名。

版主: 樂齋, 碧雲天, 醉雨, 故紙堆中人

鷓鴣天·自嘲

文章哀駘它 » 2003-12-20 11:28 AM

摩盡陳編費品題,
邯鄲舊夢轉依稀。
孤懷無奈愁霜雪,
竟日與人作嫁衣。

大迂拙,小癡迷;
東門一笑任棲棲。
劇憐柳眼無青色,
肯把春心付碧犀?
最後由 哀駘它 於 2003-12-21 11:45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哀駘它
會員
 
文章: 466
註冊時間: 2003-12-16 10:33 AM

文章風雲 » 2003-12-20 11:22 PM

歡迎哀詞長來詞萃版張貼大作。
〔迂〕〔將〕二處出律。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哀駘它 » 2003-12-21 11:44 AM


風雲吟長:
忱謝賜教!“將”字處遵囑改易。
“迂”字處平仄皆可,如
范纯仁《 鹧鸪天》 腊後春前暖律催。日和风软欲开梅。公方结客寻佳景,我亦忘形趁酒杯。添歌管,续尊罍。更阑烛短未能回。清欢莫待相期约,乘兴来时便可来。
欧阳修 《鹧鸪天》 学画宫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妆。只知一笑能倾国,不信相看有断肠。双黄鹄,两鸳鸯。迢迢云水恨难忘。早知今日长相忆,不及从初莫作双。
无名氏《 鹧鸪天》 生羡鸡冠与凤仙。时秋华艳遍园间。自怜生日悲生事,搔首吴江载月船。休身外,且樽前。喜君文彩锦相鲜。青云贻我长生曲,唤醒凄凉乐暮年。
等,莫不如此。
在下須請教者:末句“將”的位置用仄聲無疑,只是宋人詞中,往往以異韻字作平者入之,不審何意?

辛弃疾 《鹧鸪天》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新剑戟,旧风波。天生予懒奈予何。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麽。
此處“教”字據詞義當作平讀。
朱熹 《鹧鸪天》 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此處“父”字亦當作平讀。
陆游 《鹧鸪天》 南浦舟中两玉人。谁知重见楚江滨。凭教後苑红牙版,引上西川绿锦茵。才浅笑,却轻嚬。淡黄杨柳又催春。情知言语难传恨,不思琵琶道得真。
此處“思”為動詞,亦當作平讀。

吟長方家,想來定有以教我。
哀駘它
會員
 
文章: 466
註冊時間: 2003-12-16 10:33 AM

文章風雲 » 2003-12-21 12:05 PM

敬答如下:
一.詞例繁多,〔迂〕字處平仄在下乃依龍木勛〔唐宋詞格律〕一書來校對,然亦可能有例外,既能提出依據,便可。

二.〔教〕字處在下推測可能乃前人一時誤用,縱是大家亦有可能出錯。

三.〔父〕何以會作平聲讀?據在下所知,該字只有列入上聲字韻,無平聲之意。

四.〔思〕作動詞解時,以平聲為正例,仄聲為變例﹔作名詞解,反之。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哀駘它 » 2003-12-21 04:22 PM


風雲吟長:
謹受教!感荷無既!
龍木勛先生〔唐宋詞格律〕一書在下未見到,大陸所見詞律著作,以潘慎先生《詞律辭典》最為詳允。該書集二十年功力,參考自《白香詞譜》《欽定詞譜》《詞律》《歷代詩餘》《填詞圖譜》等,搜羅無遺。斟酌取舍,細大不捐。舉例說,《洞仙歌》收四十一體,《水龍吟》收三十一體,《酒泉子》收二十五體,《喜遷鶯》收二十四體,《雨中花慢》收二十一體,《最高樓》收十七體,《聲聲慢》收十七體,《臨江仙》收十五體,《選冠子》收十五體,《沁園春》收十四體,《念奴嬌》收十三體……每一詞調考鏡源流,綜比同異,詳加解說,務期周備。
古無上聲,“父”字作尊稱古音平,然南北朝時已與“甫”相假故《切韻》入上聲。
哀駘它
會員
 
文章: 466
註冊時間: 2003-12-16 10:33 AM

文章李鸿笙 » 2003-12-21 06:23 PM

真“大迂拙,小癡迷”如此!词既达意,何妨取东坡、稼轩一路?!
独破庐主人
李鸿笙
會員
 
文章: 19
註冊時間: 2003-12-11 03:59 PM
來自: 中国北京

文章小發 » 2003-12-22 12:10 AM

詞律終究是歸納前人作品所得,各本皆難周全。又前人不能無過,缺字誤謄在所難免,且一調多體更令後人難以全觀。各本詞律依作者的能力,所蒐集的資料,必定有所不同,所校訂出來的結果也會有所差異。個人淺見以為,有常例必有例外,前人雖不能無過,然逝者已矣,或可聊備一格,然例外之作似不宜視為正體而效之。
迂字處當是龍沐勳先生誤校,至於父字讀音,個人未涉獵聲韻學,不敢妄論,然既是宋詞似應依宋代讀音以定該字平仄,未知宋代父字可有平聲讀音?或有熟習聲韻之詞長可以解答?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文章維仁 » 2003-12-22 09:25 AM

在下也不諳聲韻學,不過卻查了一下字典。
[康熙字典]所列各籍讀音皆仄聲。
宋本[廣韻]中,[父]字無平聲。
宋人為[說文解字]標示反切,也讀上聲。

在下不諳聲韻學,是以請教哀駘它詞長,所謂[古無上聲,“父”字作尊稱古音平]是否有所本?敬請賜教。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哀駘它 » 2003-12-22 04:56 PM

首先向
風雲、維仁、小發、鴻笙各位吟長請罪。
不佞學淺,信口雌黃,惑亂各位
兄台,罪過罪過!
“父”字本身當然沒有平讀,竊以為“漁父”者,乃“漁夫”之假,故有斯言。
至于“父”藉作“甫”讀為上聲,尤為舛誤。“父”甲文作手執鞭撲之形,說者以為是誡訓之意,竊以為即“斧”之本文,此是作男子美稱之由來也。猶如“耜耒”之與“男”字之關系。由是觀之,非“父”假作“甫”,直是“甫”假作“父”也。本末倒置,貽笑大方,罪不容赦。
尤望各位
兄台無為繆言所惑。
哀駘它
會員
 
文章: 466
註冊時間: 2003-12-16 10:33 AM


回到 詞萃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