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南山子 » 2002-07-16 06:35 PM
波瀾動遠空:情境語,
披衣臨遠空:「臨」似不如「望」,傳神語。並扣緊三四句。
誰使海棠落?深紅雜淺紅,歸心亦如此,不忍問淒風。
遠山新黛色,雨後紫煙濃,識得蒼涼意,風中第幾重?
俱妙品,使我為之,
1. 第一首語意自「見」海棠落下筆,收筆成「鄉心復如此,不忍問西風。」極力刷淡。
2. 次首作「極目」蒼涼意。
3. 風格之異,不必求同。
妙處在不可執象以求,患則偏在空疏,然,畢竟是未來佛。雖還須銷鎔之功,究是歐冶洪鑪,不鑄無名之劍,我信拭目可待。既是好詩,各和乙首:
昨日海棠落,此時詩思濃,看將絮飛句,化作意千重。
妙趣非關理,別才能鑿空,果然蘭渚詠,迴盪起清風。
再補二首
讀來何凜冽,夫子夜裁冰,莫怪齒牙冷,當時硯水凝。
白日西山外,浮雲猶未開,晴暉留一線,分照到蓬萊。
有興趣的,來個兩岸唱和,給阿山哥收編入《詩訊》如何?
最後由
南山子 於 2002-07-16 10:33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