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7/15林園詩社全國徵詩比賽

文章發表於 : 2013-06-08 10:38 PM
吳東晟
7/15林園詩社全國徵詩比賽
特唱:〈賀余建璋董事長榮膺國際獅子會台灣總會會長誌慶〉,七律平聲韻
首唱:〈林園廣應廟開基二百廿六週年誌慶〉,七律平聲韻
投稿地址:832高雄市林園區林園北路35號 黃輝智收
截稿日期:102.7.15
配合大高雄區詩人大會。凡入選者,另行通知領獎日期、地點,亦同時邀請前來參加大高雄地區詩人大會

Re: 7/15林園詩社全國徵詩比賽

文章發表於 : 2013-06-09 09:35 AM
楚狂
吳東晟 寫:7/15林園詩社全國徵詩比賽
特唱:〈賀余建璋董事長榮膺國際獅子會台灣總會會長誌慶〉,七律平聲韻
首唱:〈林園廣應廟開基二百廿六週年誌慶〉,七律平聲韻
投稿地址:832高雄市林園區林園北路35號 黃輝智收
截稿日期:102.7.15
配合大高雄區詩人大會。凡入選者,另行通知領獎日期、地點,亦同時邀請前來參加大高雄地區詩人大會

這「特唱」詩題,不知是那位達人所擬?
還向「全國」徵詩?

詩思窘乏,僅得一絕,不能成律,故云「未齊」。

【七絕】試擬
世情虛鄙壓眉低,荊玉雕龍恐未齊。餒對梁園嗟食味,敢將媚骨飽狻猊。

Re: 7/15林園詩社全國徵詩比賽

文章發表於 : 2013-06-12 04:08 AM
能悟者
詩思窘乏,僅得一絕,不能成律,故云「未齊」。

【七絕】試擬
世情虛鄙壓眉低,荊玉雕龍恐未齊。餒對梁園嗟食味,敢將媚骨飽狻猊。[/quote]

【七律】補齊
揚頌豐功勒石題,世情虛鄙壓眉低。苑花邀蝶應多羨,荊玉雕龍恐未齊。
餒對梁園嗟食味,敢將媚骨飽狻猊。江湖倦客詩心乏,誰問孤舟寄海西。

二、四、五、六句擅借楚狂詞長大作,唐突不敬之處,尚祈海涵見諒!

Re: 7/15林園詩社全國徵詩比賽

文章發表於 : 2013-06-12 03:17 PM
醉雨
給兩位拍拍手 :-D

Re: 7/15林園詩社全國徵詩比賽

文章發表於 : 2013-06-12 08:40 PM
能悟者
醉雨 寫:給兩位拍拍手 :-D

在下陋文狗尾續貂,醉雨詞長謬讚了!

Re: 7/15林園詩社全國徵詩比賽

文章發表於 : 2013-06-13 08:39 AM
楚狂
能悟者 寫:【七律】補齊
揚頌豐功勒石題,世情虛鄙壓眉低。苑花邀蝶應多羨,荊玉雕龍恐未齊。
餒對梁園嗟食味,敢將媚骨飽狻猊。不才空恨詩心乏,惟把風流效范蠡。

二、四、五、六句擅借楚狂詞長大作,唐突不敬之處,尚祈海涵見諒!

詩社既向「全國」徵詩,當然襄盛舉。


「范蠡」之「蠡」字,例做上讀,入【上聲八薺】韻。
《詩韻合璧》等韻書雖收「蠡」字曰「人名」入【上平四支】韻;但唐、宋詩人在近體詩中「范蠡」之「蠡」字例作【上聲八薺】韻如是用。
至於【上平八齊】韻之「蠡」字,詞例為「瓠蠡」──剖葫蘆作舀水盛器,即「以蠡測海」之「蠡」。

唐‧杜甫〈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其二
方丈渾連水,天台總映雲。人間長見畫,老去恨空聞。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此生隨萬物,何路出塵氛。

唐‧白居易〈酬別周從事〉二首其一
腰痛拜迎人客倦,眼昏勾押簿書難。辭官歸去緣衰病,莫作陶潛范蠡看。

宋‧蘇軾〈次韻送張山人歸彭城〉
羨君飄蕩一虛舟,來作錢塘十日遊。水洗禪心都眼淨,山供詩筆總眉愁。
雪中乘興真聊爾,春盡思歸卻罷休。何日五湖從范蠡,種魚萬尾橘千頭。

宋‧王安石〈望之將行〉
江涵秋景雁初飛,沙尾長檣發漸稀。惆悵無因見范蠡,夕陽長送釣船歸。


詩讀多了,記在腦中,便能一眼分辨韻、律之別。(若我,讀詩不能辨律識韻,不如回家抱小孩。)
指正他人近體詩之詩律、押韻差異,卻頗為多事。

被他人指指點點,通常有兩種反應:
大度能容者不過莞爾,多記一字。量淺者百般詆誚,堅固其穴,自詡一家。

能參考,便參考;多一人可言詩。
不喜,棄之可也;亦可省卻多事。
謝謝。

Re: 7/15林園詩社全國徵詩比賽

文章發表於 : 2013-06-13 06:24 PM
能悟者
楚狂 寫:
能悟者 寫:【七律】補齊
揚頌豐功勒石題,世情虛鄙壓眉低。苑花邀蝶應多羨,荊玉雕龍恐未齊。
餒對梁園嗟食味,敢將媚骨飽狻猊。不才空恨詩心乏,惟把風流效范蠡。

二、四、五、六句擅借楚狂詞長大作,唐突不敬之處,尚祈海涵見諒!

詩社既向「全國」徵詩,當然襄盛舉。


「范蠡」之「蠡」字,例做上讀,入【上聲八薺】韻。
《詩韻合璧》等韻書雖收「蠡」字曰「人名」入【上平四支】韻;但唐、宋詩人在近體詩中「范蠡」之「蠡」字例作【上聲八薺】韻如是用。
至於【上平八齊】韻之「蠡」字,詞例為「瓠蠡」──剖葫蘆作舀水盛器,即「以蠡測海」之「蠡」。

唐‧杜甫〈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其二
方丈渾連水,天台總映雲。人間長見畫,老去恨空聞。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此生隨萬物,何路出塵氛。

唐‧白居易〈酬別周從事〉二首其一
腰痛拜迎人客倦,眼昏勾押簿書難。辭官歸去緣衰病,莫作陶潛范蠡看。

宋‧蘇軾〈次韻送張山人歸彭城〉
羨君飄蕩一虛舟,來作錢塘十日遊。水洗禪心都眼淨,山供詩筆總眉愁。
雪中乘興真聊爾,春盡思歸卻罷休。何日五湖從范蠡,種魚萬尾橘千頭。

宋‧王安石〈望之將行〉
江涵秋景雁初飛,沙尾長檣發漸稀。惆悵無因見范蠡,夕陽長送釣船歸。


詩讀多了,記在腦中,便能一眼分辨韻、律之別。(若我,讀詩不能辨律識韻,不如回家抱小孩。)
指正他人近體詩之詩律、押韻差異,卻頗為多事。

被他人指指點點,通常有兩種反應:
大度能容者不過莞爾,多記一字。量淺者百般詆誚,堅固其穴,自詡一家。

能參考,便參考;多一人可言詩。
不喜,棄之可也;亦可省卻多事。
謝謝。


楚狂詞長如此詳盡解說,實令劣者獲益良多。
還望往後不才若有謬誤之處,閣下能不吝提點一二。
能悟一揖致意,由衷感謝!

Re: 7/15林園詩社全國徵詩比賽

文章發表於 : 2013-06-13 06:25 PM
能悟者
能悟者 寫:
楚狂 寫:
能悟者 寫:【七律】補齊
揚頌豐功勒石題,世情虛鄙壓眉低。苑花邀蝶應多羨,荊玉雕龍恐未齊。
餒對梁園嗟食味,敢將媚骨飽狻猊。不才空恨詩心乏,惟把風流效范蠡。

二、四、五、六句擅借楚狂詞長大作,唐突不敬之處,尚祈海涵見諒!

詩社既向「全國」徵詩,當然襄盛舉。


「范蠡」之「蠡」字,例做上讀,入【上聲八薺】韻。
《詩韻合璧》等韻書雖收「蠡」字曰「人名」入【上平四支】韻;但唐、宋詩人在近體詩中「范蠡」之「蠡」字例作【上聲八薺】韻如是用。
至於【上平八齊】韻之「蠡」字,詞例為「瓠蠡」──剖葫蘆作舀水盛器,即「以蠡測海」之「蠡」。

唐‧杜甫〈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其二
方丈渾連水,天台總映雲。人間長見畫,老去恨空聞。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此生隨萬物,何路出塵氛。

唐‧白居易〈酬別周從事〉二首其一
腰痛拜迎人客倦,眼昏勾押簿書難。辭官歸去緣衰病,莫作陶潛范蠡看。

宋‧蘇軾〈次韻送張山人歸彭城〉
羨君飄蕩一虛舟,來作錢塘十日遊。水洗禪心都眼淨,山供詩筆總眉愁。
雪中乘興真聊爾,春盡思歸卻罷休。何日五湖從范蠡,種魚萬尾橘千頭。

宋‧王安石〈望之將行〉
江涵秋景雁初飛,沙尾長檣發漸稀。惆悵無因見范蠡,夕陽長送釣船歸。


詩讀多了,記在腦中,便能一眼分辨韻、律之別。(若我,讀詩不能辨律識韻,不如回家抱小孩。)
指正他人近體詩之詩律、押韻差異,卻頗為多事。

被他人指指點點,通常有兩種反應:
大度能容者不過莞爾,多記一字。量淺者百般詆誚,堅固其穴,自詡一家。

能參考,便參考;多一人可言詩。
不喜,棄之可也;亦可省卻多事。
謝謝。


楚狂詞長如此詳盡解說,實令劣者獲益良多。
還望往後不才若有謬誤之處,閣下能不吝提點一二。
能悟一揖致意,由衷感謝!

看來這詩要再修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