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南樂團御樂本源南管演唱會(9.3pm6:30~7:30;9.4pm4:00~5:00

廈門市南樂團御樂本源南管演唱會訂於99.9.3pm6:30~7:30及99.9.4pm4:00~5:00假板橋林家花園舉行,希望各詞長共襄盛舉前往觀賞。
廈門市南樂團簡介
廈門市南樂團成立於1954年,前身是廈門金鳳南樂團。首任團長紀經畝
先生,南音技藝造詣高深,國內外南樂界譽為“一代宗師”、“南音泰
斗”。廈門市南樂團得益於紀先生,以及白厚、任清水、白麗華、林玉
燕等名師的指導,既恪守前法,又勇於創新,已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
在器樂演奏方面,廈門市南樂團特別注重樂師間的默契配合,巧于工細
、脈絡醒豁、節奏疏密有致、氣韻飽滿、音律精確。尤其簫弦的洞天福
地演奏技法,在南樂界倍受推崇。在唱腔方面,講究“字重韻輕”、“
字正腔圓”、以聲帶情、高雅古樸,蘊涵豐富。演員多經嚴格正規的藝
術教育,能唱能彈,多才多藝。數十年來一直為國內外南樂界所稱贊。
廈門市南樂團非常重視繼承傳統與改革創新相結合。先後挖掘、整理、
表演了《陳三五娘》、《王昭君》、《朱弁》、《白兔記》等大量的傳
統套曲;創作了《感謝公主》、《沁園春.雪》、《潯陽江頭》、《南音
魂》、《臨江樓會》、《廈門金門門對門》、《長相思》、《兵車行》
等眾多優秀曲目。校編出版了《廈門南樂指譜全集》。錄製了《八駿馬
》、《長相思》等高水準南樂專輯;2002年,我團參與主要創作與表演
的大型南音樂舞《長恨歌》榮獲中國文化部第十屆“文華新劇目獎”、
音樂獎、演奏獎。
我團曾代表福建省參加:“華東區民間音樂舞蹈節會演”(1953);“
全國首屆音樂周”(1956);“全國曲藝調演”(1958);“首屆中國
藝術節”(1987);“中國首屆曲藝節”(1991)和“中國第二屆曲藝
節”(1995)的演出。在1956年“全國首屆音樂周”上,我團在北京懷
仁堂演奏《梅花操》、《陽關曲》,轟動京城并受到毛澤東等中央首長
的親切接見,實現了解放后首次將南音帶進中南海。
作為廈門人民的友好使者,多次赴菲律賓、新加坡、印尼、日本、法國
、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展示中華優秀文化和南樂藝術魅力。1990年,
在菲律賓交流演出期間,應邀總統府為柯.阿基諾總統表演《刑罰》。近
年曾為江澤民、喬石、朱镕基、李瑞環、連戰、菲律賓總統阿羅約、荷
蘭女王和親王等國內外國家領導人獻演,均獲好評,享有美譽。
廈門市南樂團愿為弘揚中華民族古老音樂藝術——南音,奉獻出我們的
一份真誠、一份努力。
南 音
南音又稱南樂、南曲、南管、弦管、郎君樂等,是我國四大古
樂之一,至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源遠流長,含唐宋古樂千
秋神韻,繞中原鄉音百代心香。清康熙年間,萬壽祝典,閩五
少芳賢入京御前獻奏,賜予“御前清曲”。故南樂素有“華夏
瑰寶”、“音樂活化石”之美譽,又有“御前清曲”之雅頌。
2009年9月,南音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
遺產代表作名錄》。
南音的音樂由“指”、“譜”、“曲”三大部分組成,蘊含
了晉清商樂、唐大麯、法曲、燕樂和佛教音樂及宋元明以來
的詞曲音樂、戲曲音樂,保留了唐宋古典曲牌,有著濃厚的
中原古樂遺風。南音記譜採用傳統五聲音階固定記譜法——
工尺譜,反映了兩千四百多年前曾侯乙編鐘銘文所記載的樂
學理論。
南樂主要樂器有琵琶、洞簫、三弦、二弦、拍板及敲擊樂器
。尚存的主要表演形式有清唱、對唱、表演唱和獨奏、合奏
等。
“幽蘭生八閩,清香飄四海。”南樂不但根植、流傳于福建
閩南廈、漳、泉,還深受臺灣、香港、澳門及東南亞閩南籍
華僑喜愛,南樂社團遍及各大城市,鄉情、鄉音得以代代傳
承、唱和。
9/3 廈門市南樂團節目
1. 八音合奏:《彩鸞奔歸令》 5分鐘
2. 南音清唱:《繡成孤鸞》 5分鐘
3. 表演唱《相聚在寶島》 8分鐘
4. 琵琶彈唱:《長相思》 8分鐘
5.南音清唱:《滿空飛》 10分鐘
6.南音坐唱:《南海觀音贊》 10分鐘
7. 表演唱:《出畫堂》 8分鐘
8. 古譜演奏:《梅花操》10分鐘
9/4 廈門市南樂團節目
1. 八音合奏:《我為麼》 5分鐘
2. 南音清唱:《嫺隨官人》 6分鐘
3. 表演唱:《百花圖》 8分鐘
4. 南音清唱:《元宵十五》 5分鐘
5. 南音清唱:《為伊割吊》 8分鐘
6. 表演唱:《風打梨》 5分鐘
7. 南音對唱:《感恩公主》 7分鐘
8. 南音清唱:《朱郎卜返》 10分
9. 鐘表演唱:《遊春.直入花園》 5分鐘
10. 古譜演奏:《五湖遊》 5分鐘
廈門市南樂團簡介
廈門市南樂團成立於1954年,前身是廈門金鳳南樂團。首任團長紀經畝
先生,南音技藝造詣高深,國內外南樂界譽為“一代宗師”、“南音泰
斗”。廈門市南樂團得益於紀先生,以及白厚、任清水、白麗華、林玉
燕等名師的指導,既恪守前法,又勇於創新,已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
在器樂演奏方面,廈門市南樂團特別注重樂師間的默契配合,巧于工細
、脈絡醒豁、節奏疏密有致、氣韻飽滿、音律精確。尤其簫弦的洞天福
地演奏技法,在南樂界倍受推崇。在唱腔方面,講究“字重韻輕”、“
字正腔圓”、以聲帶情、高雅古樸,蘊涵豐富。演員多經嚴格正規的藝
術教育,能唱能彈,多才多藝。數十年來一直為國內外南樂界所稱贊。
廈門市南樂團非常重視繼承傳統與改革創新相結合。先後挖掘、整理、
表演了《陳三五娘》、《王昭君》、《朱弁》、《白兔記》等大量的傳
統套曲;創作了《感謝公主》、《沁園春.雪》、《潯陽江頭》、《南音
魂》、《臨江樓會》、《廈門金門門對門》、《長相思》、《兵車行》
等眾多優秀曲目。校編出版了《廈門南樂指譜全集》。錄製了《八駿馬
》、《長相思》等高水準南樂專輯;2002年,我團參與主要創作與表演
的大型南音樂舞《長恨歌》榮獲中國文化部第十屆“文華新劇目獎”、
音樂獎、演奏獎。
我團曾代表福建省參加:“華東區民間音樂舞蹈節會演”(1953);“
全國首屆音樂周”(1956);“全國曲藝調演”(1958);“首屆中國
藝術節”(1987);“中國首屆曲藝節”(1991)和“中國第二屆曲藝
節”(1995)的演出。在1956年“全國首屆音樂周”上,我團在北京懷
仁堂演奏《梅花操》、《陽關曲》,轟動京城并受到毛澤東等中央首長
的親切接見,實現了解放后首次將南音帶進中南海。
作為廈門人民的友好使者,多次赴菲律賓、新加坡、印尼、日本、法國
、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展示中華優秀文化和南樂藝術魅力。1990年,
在菲律賓交流演出期間,應邀總統府為柯.阿基諾總統表演《刑罰》。近
年曾為江澤民、喬石、朱镕基、李瑞環、連戰、菲律賓總統阿羅約、荷
蘭女王和親王等國內外國家領導人獻演,均獲好評,享有美譽。
廈門市南樂團愿為弘揚中華民族古老音樂藝術——南音,奉獻出我們的
一份真誠、一份努力。
南 音
南音又稱南樂、南曲、南管、弦管、郎君樂等,是我國四大古
樂之一,至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源遠流長,含唐宋古樂千
秋神韻,繞中原鄉音百代心香。清康熙年間,萬壽祝典,閩五
少芳賢入京御前獻奏,賜予“御前清曲”。故南樂素有“華夏
瑰寶”、“音樂活化石”之美譽,又有“御前清曲”之雅頌。
2009年9月,南音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
遺產代表作名錄》。
南音的音樂由“指”、“譜”、“曲”三大部分組成,蘊含
了晉清商樂、唐大麯、法曲、燕樂和佛教音樂及宋元明以來
的詞曲音樂、戲曲音樂,保留了唐宋古典曲牌,有著濃厚的
中原古樂遺風。南音記譜採用傳統五聲音階固定記譜法——
工尺譜,反映了兩千四百多年前曾侯乙編鐘銘文所記載的樂
學理論。
南樂主要樂器有琵琶、洞簫、三弦、二弦、拍板及敲擊樂器
。尚存的主要表演形式有清唱、對唱、表演唱和獨奏、合奏
等。
“幽蘭生八閩,清香飄四海。”南樂不但根植、流傳于福建
閩南廈、漳、泉,還深受臺灣、香港、澳門及東南亞閩南籍
華僑喜愛,南樂社團遍及各大城市,鄉情、鄉音得以代代傳
承、唱和。
9/3 廈門市南樂團節目
1. 八音合奏:《彩鸞奔歸令》 5分鐘
2. 南音清唱:《繡成孤鸞》 5分鐘
3. 表演唱《相聚在寶島》 8分鐘
4. 琵琶彈唱:《長相思》 8分鐘
5.南音清唱:《滿空飛》 10分鐘
6.南音坐唱:《南海觀音贊》 10分鐘
7. 表演唱:《出畫堂》 8分鐘
8. 古譜演奏:《梅花操》10分鐘
9/4 廈門市南樂團節目
1. 八音合奏:《我為麼》 5分鐘
2. 南音清唱:《嫺隨官人》 6分鐘
3. 表演唱:《百花圖》 8分鐘
4. 南音清唱:《元宵十五》 5分鐘
5. 南音清唱:《為伊割吊》 8分鐘
6. 表演唱:《風打梨》 5分鐘
7. 南音對唱:《感恩公主》 7分鐘
8. 南音清唱:《朱郎卜返》 10分
9. 鐘表演唱:《遊春.直入花園》 5分鐘
10. 古譜演奏:《五湖遊》 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