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詩壇 閒詠篇開闢【竹枝詞】專欄 徵稿

本板歡迎會員張貼各類藝術文化相關訊息。

版主: 風雲, 儒儒

中華詩壇 閒詠篇開闢【竹枝詞】專欄 徵稿

文章采石 » 2005-04-06 09:57 AM

「中華詩壇」閒詠篇開闢【竹枝詞】專欄 徵稿
詩人能詩,帶入竹枝詞,古已有之,詩壇此風不盛,斯為惆悵!
能詩,怎能不寫我台灣風俗人情?能詩,怎能不記我童年光景,描我少年風尚?能詩,怎能不為歷史留下文學,為當下寫出詩歌?遙想唐時劉禹錫,最為人樂道的莫過於是把俚俗化成風雅的「竹枝詞」、「浪淘沙」!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有晴卻無晴。--竹枝詞.劉禹錫」
以晴寓情,其善用諧音,令人意會無窮!至今時已悠悠千載,猶為人所津津樂道。
擊缽所作的詩,因受限題目,容易陳述雷同,千篇一調,又常為擊缽陳句所縳,容易生膩。雖然我們的擊缽詩屢出佳作,但創作性的詩確是不多,故一向不為時人所重。當然,目前,文字學習方向已失平仄,時人不解詩作,也是事實。
詩人要為時所重,為時所用,須有因時利導的觀念。
詩人何須孤芳自賞?詩人何須咄咄書空的嘆懷才不遇於世?欲求重於世,須先走入時代,用詩來擁抱時代!在當今文史尋根朔源的風氣下,以詩家才學的淵博,技巧的熟稔,相信能巧化風俗機鋒,活潑潑地展現生命,創出一番新格局,或者能因此擄掠世人的心靈,起詩學的共鳴!
這種宏願,豈是薄菲的我所敢奢望,但,有路就是要走,為詩而詩!
目睹有些不具文學素養的老一輩,只因其走過歷史,知道曾經,在目前文史尋根的熱潮中,備受社會的重視,吾等豈不如哉?要為當今所重,何不應時應勢而起,作化鵬的北海鯤,御風直摶九天。
我們有許多值得記事,值得嚼味再三的故事,都是美好竹枝詞的題材,說古談今,往事重提,應是一番滋味別具在心頭,農家寫田園生活,商家談新舊行業,山間有山間之趣,水涯有水涯之樂,古往今來的流行裝束,飲食起居、日新月異的人事變遷,地物滄桑,隨手拈來,皆是詩料!詩人不僅是耆老,更勝於耆老者,是那文才洋溢的詩筆,藉著竹枝詞的老少能誦,不是正可為詩人開一扇窗,不,開一扇大門。
劉禹錫竹枝詞九首有詩序:「...昔屈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作九歌,到于今荊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首,俾善歌者颺之。附于末,後之聆巴歈,知變風之自焉。」
屈原能易俗變雅,禹錫再變風而詩焉,誠為詩化之功,爾今世有所好,投之以詩,在詩風淡薄之際,寄詩於風俗,不信東風喚不回!再造詩的春天,正是其時!

為此詩刊將在閒詠篇中另闢一專欄-「竹枝詞」,僅以劉禹錫的楊柳枝詞借花獻佛,希望能得到詩儔的回響。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編輯室 麗美 敬啟

浪淘沙九首錄四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汴水東流虎眼紋,清淮曉色鴨頭春;
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楊柳枝詞九首 錄一 仝人
御陌青門拂地垂,千條金縷萬條絲;
如今綰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

竹枝詞九首 錄三 仝人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水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

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
箇裏愁人腸自斷,由來不是此聲悲。


http://www.akimnet.com/paper/viewforum.php?f=22

PS:詠青代貼
有雨有風方鍊骨,無花無月怎酬心
采石
會員
 
文章: 68
註冊時間: 2002-07-17 11:53 AM
來自: 磺溪

文章維仁 » 2005-04-06 12:12 PM

原來「中華詩壇」的網頁移至「惜字閣」了,恭喜喬遷!
敬請各位詞長踴躍投稿共襄盛舉!

順便請教:原在http://v2.groups.com.tw/index.phtml?group_id=yclib的網頁是否不使用了?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回到 藝誥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